讀完姜峰楠(Ted Chiang)這本新書,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時看到《衛報》的書評劈頭第一句就說他是 "perhaps the world's least hasty writer" 我當場笑出來,可不是嗎!
可惡,我比較喜歡這個版本的封面(我手邊的是 Picador 的平裝本) |
根據維基詞條的資料,姜峰楠第一篇發表的小說是 1990 年的 "Tower of Babylon"(然後這篇一如他筆下的巴比倫塔一樣結構完整又獨特的作品就一舉拿下了星雲獎),距今已將近三十年,而這三十年間你猜他發表了多少小說?十七篇。平均將近兩年才一篇!這已經不是「慢工細活」之類可以形容的了(性急的粉絲表示救命啊啊啊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短篇,只有 "Story of Your Life" (1998) 和 "The Life 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2010) 算中篇,喔,順帶一提,這兩篇各自都得了三個大獎是要嚇死誰啦(說到獎再順帶一提,他光是星雲、雨果和 Locus 就各拿了四次,其他獎項不在話下 (1);當然論總數比不上其他得獎大戶,但以他作品量之稀少,計算下來「命中率」可是高得驚人)。至今姜峰楠的小說只結集出版過兩本,一本是 2002 年的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另一本就是相隔十七年(!)、幾個月前剛出的 Exhalation(大旱望雲霓的粉絲表示終於嗚嗚嗚嗚)。
雖說是新書,Exhalation 這本集子收錄的作品其實橫跨將近十五年(最早的一篇發表於 2005,最新的兩篇則寫於 2019——什麼?同一年居然寫了兩篇?!以他的慣常速度而言這產量簡直嚇死人啊),但又其實讀來並不會感覺到時空或筆力的改變或落差,姜峰楠下筆平均水準之高,思考之縝密深入,題材構想之多元,切入角度之特殊,依然是那個在 Stories 中令我目為之眩、一再驚嘆「這人腦袋究竟裝什麼怎麼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呢」的奇妙小說家。就以全書之首的 "The Merchant and the Alchemist's Gate" 為例吧:「穿越時空」這個主題在科幻/奇幻文學中已經老套到不能再老套,對吧?然而姜峰楠就是可以寫出這樣一個不落俗套的故事,優美,簡潔,精練,看似單純但耐人尋味,內斂低調卻又真實動人,《天方夜譚》般的敘事結構和時空背景與故事本身的概念和內容完美契合,最後的俐落收梢更是令人低迴,充滿無限可能——我知道這樣抽象的介紹感覺很沒重點,但我實在太喜歡這篇小說了,真的覺得再說什麼都是多餘、都是僭越,不捨得對大家的閱讀經驗造成任何可能的破壞啊等你讀完跟我一樣發出意猶未盡的嘆息一定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
與書同名的 "Exhalation" 是另一個備受讚譽的短篇,但跟上述的 "Alchemist's Gate" 調性截然不同:如果說 "Alchemist's Gate" 偏向抒情、充滿色彩,"Exhalation" 就是近乎無機質的純粹理性秩序——而這兩者都是姜峰楠筆下慣見的風格(或者該說,他典型的風格是這兩者之間某種微妙的平衡與共振)。事實上,"Exhalation" 的中心概念之「硬」幾乎讓我的文科腦(?)有點跟不上,我簡直懷疑姜自己是不是就是這篇裡描寫的那種完全以金屬機械組成、極其精細複雜、具有高度智慧的異星生物(哈哈哈)。讀這篇小說是有點令人暈眩的,因為像是看著一個抽象的思考過程逐步自我拆解、自我分析,最後並因而推論得知外在於它的環境原則和限制,不只是空間更是時間的。喔,光是寫到這裡我頭又昏了,again,你讀完這篇就會知道我在語焉不詳什麼啦(只不過這次不是我刻意不仔細介紹,而是個人能力不足,很難把這篇小說解釋清楚 XD)。
另一篇個人覺得很有趣的是 "Omphalos",建立在一個很有趣的前提上:如果所謂 Young Earth 創世論是真的,這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都由上帝一手創造,地球只有幾千年歷史,那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會是什麼樣子?(2) 當然啦,即使此時此刻在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人相信 Young Earth 創世論然後這種信仰導致的若干反智舉措和趨勢可一點都不有趣,不過至少在這篇小說裡,姜峰楠描繪的一些學科(如考古、地質、天文等)的截然不同面貌和意義是十分有趣的,比方所謂原初人類、原初動植物的(化石或骨骼等)挖掘和保存——前者沒有肚臍,後者缺少年輪或其他從幼體生長至成年這段時期的痕跡,因為他/牠/它們是上帝憑空創造的第一批生物,從一開始就已是完整成熟的個體——讓人可以直接看到、摸到、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創世的最初;而天文學則被視為相對無趣,至少在這篇小說的主角(一個考古學家)看來是如此,因為太空中的星球數量是有限而且固定的,比起地球上的遺跡又遙遠得多,研究起來缺乏驚奇或動人的力量——直到主角意外得知一篇即將發表的天文學論文,可能將大幅震撼、動搖、甚至破滅她自己和無數人的信仰……
在某個層面上,"The Life 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和 "Anxiety Is the Dizziness of Freedom" 有著共通主題:一個特殊發明/裝置在人類生活中所引發、呈現出的種種面向和問題,"Software Objects" 裡是某種類似虛擬寵物+有學習能力甚至情感能力的 AI 的組合,"Dizziness of Freedom" 裡則是可以讓你跟平行宇宙裡的自己聯絡溝通的筆電(?)之類的東西。當然這是非常粗略的(偽)說明,小說中的構想設計複雜得多,而姜峰楠之所以是姜峰楠就在於他不但有詳細周延、甚至有科學根據的設定,更對這樣的設定、這樣的情境會造成或遇到的各種可能性做了相當合情合理的探討延伸,讓讀者不但覺得可信,甚至可能感同身受,跟著思考。"The Truth of Fact, the Truth of Feeling" 也有類似的主題:在人生每分每秒所有影像都能被同步記錄存檔的未來,出現了一個叫做 Remem 的全能搜尋引擎,可以瞬間檢索出你人生的任何片段,不但將徹底改變記憶的本質、所謂真相的本質,更可能對人與人的關係、甚至人與自己的關係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而這篇裡姜峰楠以第一人稱敘事,更加強了那些影響所帶來的情緒衝擊,讀來印象深刻。
打從第一次讀到姜峰楠,我就一直覺得他的小說像水晶,而且是透明無色的白水晶(可不是 S 牌之類的人造水晶玻璃蛤~):明澈,清冷,結構緻密、對稱、均勻,看似低調不起眼(尤其他的作品完全沒有一般對科幻類型的最通俗想像,什麼高科技武器啊、緊張刺激的追殺戰鬥啊、反烏托邦的壓迫或衝突啊,等等 (3)),但自有一種理性秩序之美,並且一如白水晶,如果你仔細注視它,會發現它透出的光亮甚至帶著一種神秘的、彷彿魔法的吸引力。當然,我不會說這本集子裡每篇都很完美(就像天然水晶也常有瑕疵),比方 "Software Objects"、"Dizziness of Freedom" 和 "Truth of Fact" 的敘事結構嚴格說來都嫌鬆散,"The Great Silence" 單獨作為一篇小說也偏弱(但我很希望有機會看到當初以這篇文字來搭配的那個裝置藝術);整體而言,Exhalation 收錄作品的文字和概念不像 Stories 密度、濃度那麼高——後者的「比重」大到讓我覺得簡直可以一篇一篇直接拿起來丟(然後打到頭還會讓你輕微腦震盪這樣)。但無論如何,閱讀姜峰楠總是令人驚喜的,翻開這本小說就像捧起一把形狀、大小、淨度不一的晶石,在掌心沁涼、沉甸甸、曖曖含光,每一顆都有待細細撫摩玩味,每一顆都是一個世界。
-----
-----
(1) 根據《紐約客》2017 年的這篇文章,姜峰楠一共得過 27 次重要的科幻文學獎項(當然這是截至當時為止的統計,但因為這兩年他沒有發表過新作,可以合理猜想數字應該沒變化),而且本來有可能再多一次,如果他 2003 年沒有婉拒雨果獎對 "Liking What You See: A Documentary" 的提名的話——他表示這篇小說是在編輯壓力下完成,沒有真正寫成他想要的樣子……(我是全世界最慢工細活的作家!不要催我稿!)
(2) 上面提到的《紐約客》文章裡,姜峰楠的這段話幾乎可以直接對應這篇小說:
“I’m curious about what you might call discredited world views. It can be tempting to dismiss people from the past—to say, ‘Weren’t they foolish for thinking things worked that way?’ But they weren’t dummies. They came up with theories as to how the universe work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available to them at the time. They thought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ings in the ways that we do now. Sometimes I think, What if further observation had confirmed their initial theories instead of disproving them? What if the universe had really worked that way?”
順帶一提,此文也是網路上能找到幾乎唯一對姜峰楠有近身接觸、觀察的訪談,值得一讀。
(3) 只要想想改編自 "Story of Your Life" 的電影 Arrival,片中所有關於外星戰爭、入侵、武力的部分全部都是新(ㄌㄨㄢˋ)增(ㄅㄞ)的,原作裡外星人來訪的目的始終不明,就知道姜峰楠與好萊塢科幻套路的遙遠距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