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 Joker,晚上回家思考了一下,決定:嗯,我要去買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的藍光。(關於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我之前在臉書上寫過一篇介紹,唔乾脆附在這篇文章最後好了,那部片在台灣好像沒幾隻小貓看過實在太可惜)
基本上這就是我對 Joker 的結論。如果要看 Joaquin Phoenix 詮釋一個殘破、孤絕、暴烈的人,真的,去看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就好,好太多了。如果不是要看 Joaquin Phoenix……啊?那看這部片幹嘛?
(以下可能略有雷,不過反正我不會講很多,這部電影讓人好疲倦)
史上最帥的 Joker 沒有之一 |
Joker 是一部讓人從頭到尾看得坐立不安的片子(而且我指的不是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的「暴力」部分),也本應如此——至少我希望這是導演的用意,不要觀眾太舒服太理所當然,因為,儘管 Arthur Fleck 糟透的處境和不幸的際遇可以想像和理解和同情,那並不應該成為足以「解釋」之後小丑的行為的「理由」,觀眾不應該太容易就被說服去同理甚至同意那種轉變和那些選擇。這是我說我們應該坐立不安的原因。以此角度而言,這是這部片的優點——除非那其實是無心插柳,是導演力有未逮而造成的意外副作用……
因為這部片真的充滿某種難以名狀的……疙瘩感,敘事和節奏說不上來哪裡卡卡的不對勁,直到接近片尾 Gary 試圖逃離 Arthur 家卻搆不到門鍊那裡,我才第一次有種拼圖放進正確位置的喀噠一聲順暢爽快(那也是全片我最喜歡的細節片段),也才就此驚覺整部片的其他部分到底有多……彆扭,或者說刻意或做作?從簡直狂抱 Scorsese 大腿的大量致敬(Taxi Driver、The King of Comedy 以及當然 DeNiro 本人都是大家一再提及的明顯典故),到一再疲勞轟炸的配樂(音樂部分,OK we get it,我們都知道這些那些段落是陰森的、不祥的、悲哀的、沉重的 etc.,同一個大提琴主題真的不必一刷再刷生怕笨蛋觀眾看不懂;歌曲部分,"Send in the Clown" 跟 "That's Life" 本身都是很好的選擇,但可不可以不要重覆播放八百遍你是在拍日劇嗎?至於小丑第一次「變身」在長階上狂舞那段搭配 "Rock & Roll Part 2" 我個人則覺得有點失敗,因為這首歌在我腦中已經無可救藥地跟 Full Monty 連結在一起了哈哈),到我幾乎懷疑透過 Phoenix 跟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借來的人物設定(特別是跟年老體弱母親相依為命這點,另外就是主角的[故意不跟觀眾說明是幻想的]幻想),再到某些多餘的、或者偷吃步的情節設計(我們真的需要第三百次看到 Bruce Wayne 的爸媽是怎麼掛掉的嗎?還有,在那個顯然沒有智慧手機沒有 YouTube 的世界/年代,隨便一家 comedy club 一個無名小卒的爛表演怎麼可能有錄影,然後還投稿[?]到熱門的晚間直播脫口秀?)。
要把小丑跟所謂的仇富反體制情緒串連在一起不是不可以,但片中對社會背景的刻劃付之闕如,光靠偶爾出場的 Thomas Wayne 一副天龍人嘴臉要撐起這個重擔未免太勉強。Arthur 身世和 Penny 說詞的曖昧模稜其實是很耐人尋味、甚至涼薄苦澀的設定——不管她說的全屬事實(前雇主對她始亂終棄,然後運用權勢偽造文件羅織罪名,陷她於不利、不義),半真半假(她可能真的跟 Wayne 有過一段情,雖然也許 Arthur 不是他們所出;她可能真的有精神疾病,但 Arthur 也可能真的是 Wayne 不願承認的孩子;等等等),還是純屬妄想,都非常合理、有可能、可想像——可惜完全沒有更深入的著墨刻劃,到頭來只發揮方便的用途當作 Arthur 腦傷的解釋,以及他殺死 Penny 的藉口。簡單說,以這部片的呈現方式,這故事這世界裡其他一切都是其次、都是零碎浮淺不重要的,一切都只為了襯托 Joaquin Phoenix,為了襯托小丑最終完成的變身登場——而這就讓除了 Phoenix/小丑之外的一切都毫無說服力也毫不吸引人。
Phoenix 的實力和在此的用心用力毋庸置疑(天啊他那個慘瘦,天啊他那讓我聽得快要當場氣喘發作的悲慘狂笑,還有天啊他怎麼能把身體彎拗成那些不科學的角度!),但就像我說的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裡的角色很類似而且更出色太多,所以身為粉絲我只覺得擔心他的身心健康(幹嘛老要接這種痛苦折磨的角色啦!)。委實可惜了 Phoenix,Todd Phillips 像是借來一把自己扛不動的大槍,殺雞用牛刀。不過全世界 Joker 整套扮相扮起來居然可以這麼帥的也只有他了吧?(Heath Ledger 的 Joker 則是可怕到令人打從骨子裡發冷,又精湛到讓人懷疑他出演前跟魔鬼簽了約……)尤其那套服裝!!完美的色調選擇令我對著銀幕一再讚嘆不已(飽滿冶豔的藍綠,烈酒落日般的濃黃,偏暗如血的大氣深紅),忽然感覺這輩子第一次發現了一個我很想 cosplay 的人物……(喂)(前提是要能找到色調完全符合的服裝)
而 cosplay 好像也就是這部 Joker 最後留下的印象。看似意圖刺激、觸怒、發人深省,但本身其實概念模糊立場模糊甚至面目都模糊的,一場嚴肅卻淺薄(solemn but shallow,借用《衛報》一篇影評的形容)的扮裝表演。
【同場加映】
老實說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這部片完全不曾出現在我的雷達上(當然我個人的電影雷達本來也不算特別靈通),部分原因顯然在於台灣沒有上映(但是有台灣發行商,還有一個典型台灣市場邏輯的免洗片名「失控救援」),總之一查之下發現原來去年坎城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劇本都給了它大吃一驚。編導 Lynne Ramsay 的前作 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 我有耳聞但沒看過所以對她完全陌生,只知道這傢伙已經連兩次跟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合作了嘖嘖嘖(Tilda Swinton, Joaquin Phoenix),結果這回一看大為驚豔,當場把 Ramsey 這個奇怪的蘇格蘭女人(喂)加入心頭好的密切觀察名單(那是什麼)。
以下討論滿滿有雷,不過我覺得以這部作品而言劇情似乎不是那麼重要,或者說就算事先知道劇情對觀影經驗也不會有那麼嚴重的影響,因為真正讓這部電影特殊、突出、令人難忘的是 Ramsay(加上 Phoenix)講述這個故事的方式。事實上,說穿了故事本身平凡無奇,至少在好萊塢的世界裡是一點也不罕見的設計:一名深受 PTSD 所苦的退伍軍人兼前任執法人員現在是無牌偵探兼打手(還是殺手?),專接尋找/營救失蹤少女的案件,而且很樂意依案主要求心狠手辣地修理造成少女失蹤(如誘拐、綁架、凌辱、囚禁她們)的罪魁禍首。怎麼樣,眼前有沒有立刻出現一部緊張刺激狗血暴力一應俱全的動作大片了?男主角大概是 Nicolas Cage 三個月沒梳洗的樣子(和要死不活碎碎念的語調),片子一邊交代他的謀生/辦案方式和多年來各種創傷經驗(包括童年目睹父親對母親家暴,在海外服役時間接造成無辜平民死亡,擔任執法人員時發現一個貨櫃的偷渡客慘遭窒息 etc.),一邊進入主線任務,尤其這個任務包含好萊塢最愛的政治陰謀和聳動義憤:有錢有權的中年男人性侵未成年孩童,還運用惡勢力追殺男主角,連他寥寥無幾的親友都慘遭毒手,這種王八蛋當然人人得而誅之對吧,所以接下來就看男主角大開殺戒替天行道,在槍林彈雨血肉橫飛中救出美麗無辜的小女孩,順便得到自己的救贖……
欸,從劇情大綱的角度來說這部片真的就如上所述(扣掉最後救贖的部分),然而實際上這部片又完全不是上述想像的那個樣子。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正是 Ramsay 講述這個老套故事時避開了各種套路窠臼,例如幾乎完全不直接拍攝(片中其實層出不窮的)血腥場面——取而代之的是不解釋脈絡的物品特寫,透過監視錄影的模糊黑白片段影像,事發瞬間結束後的畫面(倒地不動的敵人身體+男主角 Joe 拎著染血武器繼續前進的背影)等等,甚至連 Joe 要討伐的大魔王也不是死在他手上——既對主角是個反高潮,也刻意拒絕給觀眾廉價立即的「大快人心」滿足感。此外,全片基本上是以主角的觀點——甚至透過主角的意識——來進行,因此有斷裂、跳躍、混亂的片段,也有遲緩、沉悶、啞然的時刻;相形之下,所有其他人物,包括與 Joe 相依為命卻又造成精神負擔的老母*,包括 Joe 捨命要救的少女 Nina,其實都漂浮在他狂亂腦海與外在世界的夾縫,是實際存在的,但又彷彿遙不可及。如果說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的類型是 detective story,那麼重點絕對是在 detective 這個人物本身,而非案情 story 的來龍去脈。Joe 不穩定的精神狀態讓我想到英文中所說的 "not all there",而如果他 not all there 又 never really here……那麼這個人究竟在哪裡呢?
也許因為如此,全片最讓我震動的一幕不是各種罪行和殘酷,而是 Joe 在小餐館舉槍自盡,血濺八方,女侍和其他客人卻仍毫無所覺,繼續談笑、點菜、買單。當然以整部片的調性氛圍,你很容易判斷(也很快就獲得證實)自殺這個動作只是 Joe 的幻想,但在那令人驚愕錯亂的短短一分鐘,如同片名的絕望隨著 Joe 的鮮血流淌浸滲了一切:你從來不在這裡。你根本不存在。
我想 Ramsay 的風格大概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或許這也解釋了此片非常有限的上映地點和票房,還有為何這個理論上正值創作盛年的導演至今一共只拍過四部長片),但我非常欣賞她尺寸的拿捏——其實不管在哪個創作領域,所謂風格化的表現一不小心就很容易流於為形式而形式的刻意做作,或「文勝質則史」的輕浮炫技,然而在 You Were Never Here 這裡,導演的自覺選擇(如隱晦、零碎的敘事線條,有所閃避、有所省略的運鏡)把一個可能平庸的故事說得不落俗套,加上精彩的演員、剪接、配樂甚至美術設計(接近尾聲那間布置得精緻甜美又高檔的少女臥室簡直令人不安到極點,還有從今以後你絕對會對 "Angel Baby" 這首歌產生不良反應),完成了一部令人眼睛一亮(雖然同時也刺痛)的作品,後勁十足,非常推薦。
-----
* 關於 Joe 的家庭有幾個相當精彩且點到為止的細節,比方他陪母親看電視上播放的《驚魂記》(後來母親把浴室搞得一團亂時他一度在門外邊作勢揮刀邊低哼《驚魂記》那膾炙人口的音效),以及他慣用的武器正是當年施暴父親慣用的榔頭——不禁讓人猜想,那個父親後來怎麼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