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關於我的二三事信箱。留言隨手貼臉書粉絲頁(aNobii 太爛了所以舊書架現已停止更新)。
聊書聊電影的 podcast「連連看」(另在 Castbox 可以找到連連看之前的舊集數)。

2024/05/16

一邊島嶼 一邊遺忘

一部長達 290 分鐘、令人初聞這個數字難免咋舌的紀錄片顯然有很多東西可談,卻又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談起,不如我哋從頭從結論來過:《由島至島》超級好看,將近五個小時完全不嫌長,連中途不得不暫離上廁所時我都是用跑的,深感錯過任何一分一秒都是浪費。映後座談時廖克發說謝謝大家坐了這麼久,身為觀眾我才想謝謝他這麼有 guts(?)交出如此有份量的作品——並小人之心地猜想粗剪到定剪的過程中一定有人覺得他瘋了吧哈哈。


誠然,這部片涉及的歷史非常複雜,從二戰時期被派往南洋的台籍日本兵說起,涵蓋的地理範圍更是浩大,從台灣到馬來亞到澳洲到新加坡到香港再到日本不停流轉,不停地由島至島(對於同樣身為黃錦樹忠實讀者的我,這關鍵詞尤其親切),要爬梳的脈絡、要挖掘的資料、要踏查的地點、要尋覓要訪問的人(如果還在世且願意受訪的話)到底有多少啊光用想的都覺得頭昏。但廖克發以明晰的目光穩穩、深深地直視,將故事講得清楚、流暢、吸引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不曾省略、犧牲、或簡化這個故事裡許許多多糾結、隱蔽、乃至困難的面向,他尤其不怕問可能「不受歡迎」的問題,但態度絕不是咄咄逼人的,而是,怎麼說呢,就像他自己在片中用的那個精彩比喻吧:為了說明一根恐龍骨骼化石的位置,我們必須構築出整隻恐龍的樣子——如果我們願意面對它,而非視而不見的話。而在我看來,《由島至島》非常精彩且珍貴的一點,便在於對每一根「恐龍骨」的鄭重待之:是的,這部片不論從主題或從篇幅來看都堪稱史詩規模,但在戰爭、殖民、屠殺的大敘事之中、之下,每一介渺小個人的生和死都不是抽象的條目或數字,都像出土的化石一般被輕輕刷淨,細細端詳,一枚一枚妥慎安放,組成一整面龐然又龐雜的巨幅馬賽克,比我們慣常理解想像的史詩更飽滿、更錯綜,更難以名狀,無法一言蔽之,就像片末那顆鏡頭滂沱大雨中的昏暗大河,沛然,漶漫,不舍晝夜。

一部內容如此豐富的紀錄片,當然包括很多重要、難忘的影像或聲音紀錄,但我個人特別驚喜的反而是一些大膽使用虛構手法的段落:比如以三名演員輪流說出當年許多不同台籍日本兵的口述話語,乍看頗為突兀,但那種突兀很快便消退了,在我們明知是再現、是「用演的」情況下,到後來那些素樸、直接的句子甚至傳達出相當撼人的力量。(至於三名日本軍官的部分我自己則沒那麼喜歡,始終有種隔膜的出戲感。)擷取《桂河大橋》畫面,並移花接木給片中英軍另配台詞的那段尤其神來一筆,從看似尋常的陳腔濫調中不動聲色突然出鞘的犀利令我幾乎撫掌大笑。昨天映後 QA 時,我提問「對你個人而言拍這部片最困難的地方是什麼」,廖克發答說是憤怒,要如何拿捏距離,如何不困囿於、停留在憤怒而已,是整個過程中他必須不斷調整的一點;一方面我懂他的意思,但另一方面我聽了其實相當意外,因為這部電影完全是穩健自持的,沒有沾染也沒有渲染憤怒或任何個別特定情緒,而正是這些巧妙的設計或機鋒的片刻,讓我們看見導演的自覺,和——我可以這麼說嗎——不即不離的位置(笑)。

怎麼說呢,作為一個從《不即不離》就開始默默關注廖克發的觀眾,一路經過《菠蘿蜜》、《還有一些樹》、《野番茄》下來(有的喜歡,有的還好,另《一邊星星 一邊海浪》我錯過了,可惡),這次看到成熟洗練、收放自如的《由島至島》,我真的……亂感動一把XD 如果說長達五小時的觀影經驗像跑一場馬拉松,這部片很快就會讓你進入那個 "zone" 幾乎全程維持 runner's high,不是激切的沉迷,而是專注的清醒。身為影迷,有機會在大銀幕上一口氣把它看完(感謝 TIDF 的豪氣放映!),實在是一種近乎奢侈的幸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