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關於我的二三事信箱。留言隨手貼臉書粉絲頁(aNobii 太爛了所以舊書架現已停止更新)。
聊書聊電影的 podcast「連連看」(另在 Castbox 可以找到連連看之前的舊集數)。

2019/03/22

非典型美國小說:Tommy Orange 與 Lucia Berlin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典型的美國小說應該是什麼樣子,因為我讀過的美國小說實在不多(大笑),比較熟悉或喜歡的作者通常被歸入類型小說(比方 PKD 或 Ursula Le Guin)好像也不能算很典型……總之,最近讀到的這兩本作品都來自邊緣——一本是原住民作者的一鳴驚人之作,另一本是作家本人過世十幾年之後才突然受到矚目的新選集。共同點是兩本都很好看,尤其後者徹底令人驚豔相見恨晚,Lucia Berlin 已經一舉成為我最喜歡的作者之一!


讀這本小說時,我一直想到台灣選舉制度裡相對於「山地原住民」的「平地原住民」分類:只是在幅員遼闊的美國,很多原住民族的原鄉並非大山大海而是廣袤的平原,於是近似的分類或許是「都市原住民」和「保留區原住民」。雖然以主流社會一廂情願的觀點,可能傾向把如今不住在山上/海邊/部落的原住民視為失根、流離失所的一群(是說主流社會的統治階級和政經制度早就搶了人家的地、剷了人家的根,趕盡殺絕之後再來給他們貼上失根標籤,還真是得了便宜又賣乖啊),然而在多年主客觀條件影響之下,生活在都市裡的原住民比例愈來愈高(不清楚美國的確切數字,至於台灣,根據原民會 2018/4 的統計資料,都會原住民已佔原住民族總人口的 46.9%),不管是成年後到都市落腳謀生,還是從小在都市出生長大,他們的生命經驗都是現代原住民故事中很重要但更常被忽視的一部份——而 Tommy Orange 的 There There,就是從這個角度切入、紀錄、發聲的嘗試。

現年三十七歲的 Orange 是 Cheyenne and Arapacho Tribes 的一員,雖然這一族主要居住在奧克拉荷馬州,Orange 自己則出生在加州奧克蘭,他這本初試啼聲之作的背景設定也以此為本:書中的 Urban Indian 角色都是 Cheyenne and Arapacho 族(且其中很多是混血,帶來更複雜困難的認同問題),故事主要發生在奧克蘭;他更透過一些人物之口說出奧克蘭就是他們的歸屬、他們的原鄉,也透過他們的眼睛看到城市中某些街區的仕紳化(gentrification),原本貧窮廉價的地帶如何被白人文青、科技新貴、中產階級等滲透佔據。事實上,書名 There There 便是來自 Gertrude Stein 的一句話:"There is no there there",指她自己在奧克蘭長大的地方已經發展改變得面目全非,於是她的童年,那個「那裡」,已經不在「那裡」了。

整本小說的結構說來不算複雜,不過讀來需要全神貫注,因為敘事在十幾個人物之間來回切換,雖然主要走向相當明確——這些或老或少的男男女女最後都萬流歸宗,由於各種不同因素來到了一場在奧克蘭 Coliseum 運動場舉辦的 powwow 大會——但每個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回憶,所以時序在個別章節裡會有所跳躍,加上我們會逐漸看到其中許多人彼此又有所連結(雖然他們自己不一定知道),一個不小心是有可能在千絲萬縷的脈絡中迷路的(笑);但相對的,認真專心跟住每條敘事線、在腦中逐漸編織構築出一張複雜(但殘破)的故事網,也是相當有成就感的閱讀體驗。而悲傷的是,這些故事通常有著非常類似的主題:貧窮,酗酒,家暴,犯罪,單親家庭,失落的身世,忽視、逃避或斷裂的傳承……這些艱困的處境和看似無盡的惡性循環顯然跟整個社會的結構條件密切相關,也是 Urban Indian 或說全世界都市原住民共通普遍面對的問題,然而在這些充滿心碎和掙扎的故事之內、之外,我卻覺得 There There 不必然是一本「悲觀」或瀰漫灰暗基調的小說。事實上,Orange 在故事開始不久就藉著一個想申請補助拍攝紀錄片的男孩之口幾乎一語道破了整本書:

"...what I want to do, is to document Indian stories in Oakland. [...] There are so many stories here. I know this means a lot of editing, a lot of watching, and a lot of listening, but that's just what our community needs considering how long it's been ignored, has remained invisible. [...] I want to bring something new to the vision of the Native experience as it's seen on the screen. We haven't seen the Urban Indian story. What we've seen is full of the kinds of stereotypes that are the reason no one is interested in the Native story in general, it's too sad [...] because of the way it's been portrayed, it looks pathetic, and we perpetuate that, but no, fuck that, excuse my language, but it makes me mad, because the whole picture is not pathetic, and the individual people and stories [...] are not pathetic or weak or in need of pity, and there is real passion there, and rage, and that's part of what I'm bringing..." (p.40)

這段引文很長,但我想需要足夠的脈絡才能幫助解釋為什麼這樣一本述說許多挫折、失敗、創傷甚至死亡的書 somehow 並不必然悲哀可憐、令人沮喪鬱悶——儘管直到故事的最後,那些挫敗和死傷甚至又多了新頁且依然懸而未決。我想,那一切總要去讀、去聆聽、去碰觸了,才能有機會真正開始知道。


最近事情有點多,這本書斷斷續續讀了好一段時間,我也斷斷續續想了好一段時間該怎麼介紹它,畢竟 Lucia Berlin 是個太難描摹、太難一言以蔽之的作家了。

說難以一言蔽之,其實部分原因正是她太「容易」被一言蔽之,至少她個人人生和小說題材的若干關鍵詞很可能帶來某種刻板印象,制式的標籤和錯誤的聯想。雖然為這本選集寫引言和序的 Lydia Davis 和 Stephen Emerson 都指出 Berlin 下筆有揉合現實經驗和虛構情節的習慣(也就是說不該把這些沾染自傳色彩的故事直接當成自傳來讀),也雖然我為了避免先入為主的預設立場盡量不去查 Berlin 的生平資料,但一篇篇讀下來很難不注意到作品中一再出現的主題:酗酒,各種工作(包括書名提到的清潔工,以及教師、醫院職員、診所助理等),窮困的生活;在智利度過的富裕上流社會青少女時代,數次婚姻和數個兒子;酗酒冷酷的母親,酗酒、暴虐、性騷擾的外公,成年後和解的罹患癌症的妹妹;墨西哥(包括邊境城鎮和墨西哥市,以及墨西哥人),德州,紐約,奧克蘭;學校,自助洗衣店,勒戒中心……。用比較「在地」的詞來形容,Berlin 堪稱漂浪之女,她一生中變化多端、顛沛流離、不乏繽紛歡樂但大多時間(直到晚年前)都非常艱苦甚至不堪的經歷,很明顯地影響也豐富了她小說的內容,但與此同時,這些簡化歸納、符合事實、並無錯誤或失準的關鍵詞卻又很弔詭地徹底無法捕捉甚至無法觸及她作品真正的樣貌。這就是我說不知道該怎麼介紹這本書、這個小說家的意思。

在我看來,Berlin 最獨特也最不可思議的地方,在於她作品中「故事情節的沉重低鬱」和「文字、敘事聲音乃至於作者本身生命力的勃發奔放」完全並行不悖(這邊用引號好怪異,但這個句子太長了,不這樣協助斷句我怕沒人看得懂我在講三小)。這到底怎麼辦到的,到底是什麼魔法呢?尤其 Berlin 幾乎從來不解釋任何事(也就不誘使、不要求你同情甚或僅是理解主角),她只是觀察和述說,人生中各種平凡或狂亂的片段,清楚明晰但不疏離,切身真實但不耽溺。為什麼即使是最狼狽悽慘的時刻——比方在美墨邊界非法墮胎診所度過的一夜,或者半夜 DT 發作(delirium tremens 震顫性譫妄,酒精戒斷症狀的一種)、身上沒錢沒車鑰匙、苦等天明還要努力湊出一堆零格子加上步行好遠一段路才能買到酒的折磨——為什麼即使在這些支離破碎的時刻,她的作品仍然充滿力量,吸引你又牽引你,不是獵奇的窺視或罪疚的斜視,而是坦誠甚至坦然的正視。除此之外,她文字的詩意和美感,節奏的俐落和精準,此起彼落幾乎從紙上飛躍而出的意象,與故事、與人物、與敘述本身形成有機整體的鮮活感官印象……都極難捉摸說明,但極其令人著迷。

作為一本選集,我猜想收錄在 A Manual for Cleaning Women 裡的四十三篇小說可能大致按照寫作發表年份排列,至少閱讀過程中我可以看到某種風格或色彩的變化:一開始的篇章像是速寫,輪廓清晰線條傳神,背景色彩細節則相對簡單樸素;而後文字逐漸變得更飽滿,情節更立體,像強調光影變化、繁複微妙色彩的印象派作品("Toda Luna, Todo Año" 裡潛水下海的描寫之美令人屏息難忘,"Bluebonnets" 和其他幾篇提及的花草鳥獸再再流露出 Berlin 對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力);到了接近書末的幾篇,敘事更有條理、有前因後果(相對於之前多像是經驗當下的活體切片,現在則比較能清楚看出劇情的演變邏輯,或者該說類似某種大體解剖……),講述的故事稍微拉開一點客觀距離,卻也因之多了客觀距離帶來的巨大痛楚(我這才發現,很弔詭地,當事情仍在發生、人仍淹浸在那個不知會延續到何時的當下時,疼痛反而沒有那麼劇烈),如令人心碎的 "Silence","Carmen" 和 "Mijito" 更幾乎讓我不忍直視……

有人說 Lucia Berlin 是美國文學界守得最好的秘密,我只能說如此才氣縱橫的作家在世時、多年來竟然只得到小眾欣賞實在太沒天理,A Manual for Cleaning Women 這本選集雖然來得有點太遲(此書在美國出版於 2015 年,作者本人逝世超過十年之後;台灣的中文本書名為《清潔女工手記》,出版於 2018 年底,翻譯得如何我就不清楚了),但 better late than never,是非常適合開始認識她的起點。最後,我要抱怨一下這個英文本的封面:對於這位我們認識得太晚、了解得太少的小說家,我當然很想看看她的模樣,但照片完全可以放在封底或內頁,這樣的封面設計未免太懶惰打混。如果是我,會想把這本書做成鮮豔溫暖的色彩,就像Berlin喜歡的、在書中多次提及的墨西哥風格,就像我想像中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