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關於我的二三事信箱。留言隨手貼臉書粉絲頁(aNobii 太爛了所以舊書架現已停止更新)。
聊書聊電影的 podcast「連連看」(另在 Castbox 可以找到連連看之前的舊集數)。

2022/03/22

眼不見為實

吼吼吼,大家聽我說!這次奇幻影展我運氣有夠好翻到一部超喜歡的片子,交稿之後依然念念不忘,於是當然要來免費工商真情推薦一下,它就是來自芬蘭的 The Blind Man Who Did Not Want to See Titanic(影展中譯片名為《不看鐵達尼號的男人》,以下簡稱 Blind Man)。


其實我看過的芬蘭電影非常少(最近一部應該是去年金馬的 Compartment No. 6;印象中來自這個極北國度的作品就跟國家本身給人的感覺一樣冷冽、內斂、低彩度),Blind Man 我更是連預告都沒看就決定接了,原因說來簡單也有點荒謬:我自己正是沒看過/不想看《鐵達尼號》的人之一,所以(?)對片名有某種惺惺相惜之感(?)哈哈哈。當然,片子的前提本身就非常罕見、令人好奇:主角是一名坐輪椅的盲人 Jaakko,由一位坐輪椅的盲人 Petri Poikalenainen 飾演;戲裡的 Jaakko 和戲外的 Petri 都一樣深受 MS(多發性硬化症)所苦,被疾病逐步奪走了行動能力和視力。但別擔心,這完全不是一部主打苦情,或溫情,或煽情,或 whatever 的「勵志」「療癒」電影,MS 或許佔據、控制了 Jaakko 如今人生的一大部分,但絕不是他這個唯一的定義,而 Blind Man 就像偶然打開了一扇 Jaakko 家的窗,讓我們得以稍微看見、認識、理解或至少想像與疾病辛苦共存的這個人,乃至這個人沒有也不該被疾病侷限的、讓他之所以是他的一切。

Blind Man 的劇情相當簡單,而因為我實在太喜歡它,幾乎不想透露任何情節甚至對白(=希望大家看片時都有機會盡情享受毫無預設的驚喜和觸動),所……以……我決定不在這裡說明任何跟故事有關的東西!(覺得「不是啊我還是至少想知道這部片大概在講什麼,不是妳說了就算啊」的捧由可以參考奇幻影展的介紹頁面,其實光是那些短短的文字和預告我都覺得快要有點洩漏太多了!)嗯,那所以,我在這裡究竟要說什麼呢?

我想說,在這部篇幅並不長(只有 82 分鐘)的片子裡,簡潔明快的劇本迅速俐落地鋪陳了 Jaakko 的日常、困境、想望與(過去的)愛好,不囉嗦、不刻意、不卑不亢不 patronizing。以「影癡」作為 Jaakko 的主要特色是非常巧妙的設定,不但在許多對白中讓人物性格更鮮明,讓偏向靜態的場景因為外在的典故指涉變得靈活,更讓串連了片名、象徵(當 Jaakko 和 Sirpa 談到「地平線遠處的冰山」)、乃至結尾的「鐵達尼」這條線索發揮畫龍點睛的效果,最終十足動人。

我想說,自學出師的導演 Teemu Nikki 是天才嗎他!這部片裡極其特殊的攝影角度堪稱藝高人膽大,因為絕大部分時間,除了主角 Jaakko(更確切來說是 Jaakko 的臉)之外我們幾乎什麼都看不到——換句話說,Jaakko 看不見的東西,觀眾也看不見(或至少看不清,刻意極淺的景深讓一切都成為模糊的背景)。當然不是說這樣我們就可能想像盲人的世界於萬一,但此種彷彿一開場就直接把觀眾丟進深水區自行摸索的敘事方式確實有效打造出非常侷促縮限、因此緊迫卻也私密的氛圍,讓身為旁觀者的我們更貼近 Jaakko 的主觀角度,從而在某些特殊時刻不由自主感受到他的無助、疼痛、危懼與渴望——那段他與 Sirpa 的「共舞」尤其動人,短短兩分半簡單的台詞、簡單的畫面,不哀不傷不渲染,卻像有隻溫柔又無情的手一把掏進胸口捏住心臟,讓你呼吸困難。

我當然更要說,Petri Poikalenainen 的表現實在太精采,這部片沒有他根本無法成立——畢竟就像導演 Nikki 所說的,他拍 Blind Man 並不是為了宣導身障相關議題,而是為了找出方法跟二十年前認識的老友合作(Poikalenainen 本來是演員,直到 MS 讓他無法再站上舞台)。如前所述,這部片絕大多數的鏡頭都集中在主角,所以顯然成敗很大程度也取決於主角,而在 Poikalenainen 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後一次主演的電影裡,他把 Jaakko 詮釋得如此真實、如此飽滿,有煩躁失落的時刻但更有敏銳的思緒和犀利的幽默感,就像某篇影評說的,"it's a pleasure to spend time in his company"。真的很高興認識你,Jaakko。

那麼,已經說了太多的這篇文字就先在此打住,總之除了推薦還是推薦——順帶一提我查了一下,Blind Man 這個月才剛在格拉斯哥和 SXSW 兩個影展上片,台灣居然這麼快就可以看到簡直太幸福,大家快去買票吧!看完回來我們再好好聊啊!

2022/03/08

名為黃道帶的深淵

話說前天晚上我突然沒來由的失眠,隔天精神超差,加上天氣說翻臉就翻臉變得又濕又冷更讓人萎靡不振,於是昨天請假在家遁入逃避模式,抱著毯子窩在沙發上看(Netflix 最近剛上架的)Zodiac——2 小時 37 分鐘的片長剛好適合消磨疲累但無法入睡的漫長灰暗下午。其實這部片當年我就在院線看過,不知道為什麼好像沒留下太深刻的印象,這次重看明明相當喜歡啊,甚至可能超過 David Fincher 之前的 Se7en 和之後的 Mindhunter


(繼續聊下去之前,請容我先誠摯推薦葉郎這篇非常精彩的〈Zodiac 索命黃道帶的12個病態執念〉,人家寫電影可是真材實料啊,不像我只會東拉西扯)

我個人對「真實罪案」(true crimes)之為一種題材或一個類型並不特別感興趣,也不特別喜歡連續殺人犯這種很容易流於聳動獵奇、甚至偷窺意淫的故事(尤其以直接、寫實的影像媒介來描繪的時候)。或許正因如此,選擇敘述黃道帶這個始終沒破的懸案的 Zodiac 反而更合我胃口,因為「重點」並不在兇手的身分,畢竟我們都知道那一連串命案最後並沒有水落石出,也就不必期待/不用受限於常見、習慣的起承轉合真相大白敘事線。片子雖以黃道帶為名,但與其說指的是那個身分不明、自稱黃道帶的特定兇手,不如說代表了那整個龐雜的事件、現象、時期、甚至創傷:兇手本身有出現的幾個場景,身影面容都是模糊、隱暗的(甚至每場戲扮演兇手的演員都不同),一方面當然因為我們確實不知道那人到底是什麼模樣,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種拒絕彰顯、肯認(以免具象化甚至光榮化)兇手的方式;相對的,在片中有拍出的幾個案子,被害者是有名有姓、清楚描繪的,連衣著都根據警方提供的資料盡可能忠實再現,甚至,Fincher 之所以選擇國慶日命案、Berryessa 湖命案、計程車司機命案、和公路女性駕駛被綁架這四個案子,也是因為只有這四案有存活者或目擊證人能提供第一手證詞,比較接近他對忠實再現的堅持和要求。

事實上,在我看來,Zodiac 對這四件案子的呈現相當……怎麼說,微妙?高明?特殊?雖然乍看那幾場戲並沒有什麼太突出不同的地方。基本上,既然是一部講連續殺人的電影,觀眾當然早就預期會看到命案發生經過,也就是「跟你我他一樣過著平凡日子的平凡人從此變成被害者&刑案統計數據」的瞬間。但奇妙的是,儘管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即使不清楚細節或可能的轉折,總之那些人已經在劫難逃),我還是意外發現自己不知不覺看得屏住呼吸,甚至坐立難安,而這份緊張不安並非來自無法預料的懸疑或成功營造的驚悚,卻是對已知即將出現的暴力產生恐懼甚至逃避的本能反應——仔細想來,這一點很少見,但很重要。在一部暴力無可避免的作品裡,尤其處理的是黃道帶命案這樣真實發生過的血腥時,如何一方面不讓觀眾對之變得麻木無感(「反正都是演的嘛」),另一方面又不過度渲染使之純粹變成一種奇觀、流於一種炫技甚至娛樂,箇中分寸的拿捏直接反映了創作者的立場和成熟度,而在這一點上,我認為 Fincher 做得非常好。

說到底,Zodiac 真正關注的不是兇手,而是某些在漫長追兇過程中被捲入、被影響的人,具體而微地以兩名警探和兩名記者來代表(後者之一 Graysmith 且是此片原著的作者)。敘事角度也因此在這四個角色之間有著不太尋常的移動,某個程度上幾乎像是接力馬拉松:警探 Armstrong 和 Toschi 是直接負責辦案的人,當然第一時間涉入最深;記者 Avery 寫了很多關於此案的報導,甚至一度疑似變成黃道帶的目標;因此片子前半這三人的戲份比較多,從頭到尾串起全片的 Graysmith 這階段其實只在背景裡晃來晃去——就像演 Avery 的 Robert Downey Jr. 不只一次不爽地對演 Graysmith 的 Jake Gyllenhaal 說的那樣:不要一直在我背後探頭探腦!但隨著時間流逝、案情陷入膠著,這三人不同程度地脫離了「現場」,反而是 Graysmith 接下棒子變成敘事主角,或者說,接下了這份對黃道帶的執迷。同時,除了身為「接力賽」的前後棒跑者,這四個角色也形成一道執迷的光譜,分別展現四種執迷程度,由淺至深:最後主動請調部門,徹底離開這一切的 Armstrong;留在重案組,名義上仍負責此案,儘管實際進展已經停頓但心中還是無法放下,甚至一度涉嫌假造黃道帶來信的 Toschi;為了寫書一頭栽進去,日思夜想到處忙著找人、挖掘資料、拼湊線索,最後婚姻觸礁的 Graysmith;然後是著魔一般無法擺脫這個案子,酗酒用藥成癮,丟了工作、名聲掃地,最後潦倒死去的 Avery(不過現實中 Avery 並沒有走上這條路,詳情請參考前面提到的葉郎那篇文章;不知道 Avery 的家人看到這部片有沒有生氣,但單從「執迷光譜」的分析角度來說我可以理解這樣的安排啦)。我喜歡 Fincher 以這個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因為,儘管黃道帶殺死了許多人、破壞了更多人的人生,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造成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同時也提供刺激大眾想像的血腥頭條、八卦談資),但他不應該是故事的主角。他不配。

最後簡單聊一下選角。全片人物眾多,無論戲分多寡我覺得表現都很平均,水準相當高。Robert Downey Jr. 可能是最容易吸引注意的(畢竟那個角色最「花俏」,笑),Mark Ruffalo 我本來就挺喜歡(可惜他如今好像只演超級英雄了,唉),Anthony Edwards 的中規中矩反倒讓我留下深刻印象——根據 IMDb 上的trivia,Fincher 選擇他是因為希望 Armstrong 一角由一個「完全正派的好人」(a thoroughly decent person)來演,我認為這一點確實完美地傳達到了,恰如其分(但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他的髮型很假嗎……算了當我沒說)。至於Jake Gyllenhaal,我 get 不到他耶,不是說他演得不好,而是這角色好像不必一定是他?但 again 看 IMDb 上說他本來就是 Fincher 心中的第一人選,讓我有點吃驚(更吃驚的是如果他不打算接演,第二人選居然是 Orlando Bl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