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關於我的二三事信箱。留言隨手貼臉書粉絲頁(aNobii 太爛了所以舊書架現已停止更新)。
聊書聊電影的 podcast「連連看」(另在 Castbox 可以找到連連看之前的舊集數)。

2017/10/15

殺手的六度分離

Spoiler alert: 此文會大量談及《銀翼殺手》原著小說及改編電影(包括 Ridley Scott 的 Blade Runner 和 Denis Villeneuve 的 Blade Runner 2049)的關鍵情節,請斟酌服用,以免影響閱讀/觀影樂趣。


1.
2021 年 1 月 3 日,一個看似尋常的工作日,對賞金獵人 Rick Deckard 來說開始得不太順利。儘管他把「心情機」設定在積極正面的情緒,還是一起床就跟妻子發生了無謂的爭執,不但變得鬱悶煩躁,還差點耽誤上班時間;而且出門前聽說鄰居的母馬快要生小馬,他歆羨之餘甚至對馬主人透露了他養的綿羊其實是冒牌貨的秘密(關於寵物和冒牌貨,我們稍後還會再談)。Deckard 不知道,在這一天結束之前,他將會險些在工作中喪命,擁有而後失去一隻貨真價實的美麗黑色母山羊,生平第一次跟仿生人上床,並破紀錄地獵殺——官方用語是「除役」——多達六名仿生人。他也不知道,這對他來說漫長得儼如永恆的一天,將會真的成為永恆,在無數個翻譯、改編、或衍生的作品中不斷迴盪持續,從原著小說出版的 1968 年、小說裡 Deckard 生活的 1992 年(後來改為 2021 年)、第一部改編電影首度推出的 1982 年、電影裡 Deckard 生活的 2019 年、到我們如今生活的 2017 年、再到第二部改編電影故事發生的 2049 年。

2.
關於電影《銀翼殺手》最早推出的版本我沒有印象,很有可能根本沒看過,畢竟當時我只是個小學生,而這種不歡樂的科幻片(相對於,比方說,充滿娛樂性的《星際大戰》)似乎也不在我家大人的守備範圍。我個人能確切指出跟《銀翼殺手》的第一次接觸,是 1996 年在倫敦看到的導演版(Director's cut),當時放映的影廳規模很大,巨幅銀幕上整片迎來的沉鬱黑暗的未來景象令我震懾屏息,久久難忘。事隔二十年,所謂的終極決定版(Final cut)終於來到台北,我也再次滿懷期待地進戲院,只是這次,當 Vangelis 早已成為經典的電子樂響起,在影響、啟發了無數後人作品的劃時代美術設計影像風格之外,我看到了一些過去不曾意識到的東西,尤其對照 PKD 的原著小說,更是耐人尋味。

是的,這二十年間當然發生了許多事,包括我早已不再是那個目眩神迷的文學少女,還有我終於讀過(並愛上)《銀翼殺手》的英文原作 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i)。如果說 Ridley Scott 的電影是泛著金屬光澤甚至油污虹彩的深黑,PKD 的小說便毫無疑問是暗淡晦澀的灰,從了無生氣的空蕩廢墟、枯寂大地,到不停飄落覆蓋一切的輻射塵。如果說前者在許多層面(色調、氛圍、人物塑造等)上是名符其實的黑色電影(film noir),後者則在科幻小說這個相對冷門小眾的類別裡都有點太冷門小眾,影影綽綽,難以捉摸定形,沒有清晰可辨的英雄惡棍或巨變危機(除了主角個人的信心/存在危機),於是它出版當時並未受到太大矚目或好評(雖然入圍星雲獎,但沒得獎,也不暢銷),也就不算令人意外了。

3.
讓我們先從小說談起。首先我想特別一提的是,明明在書中佔據相當重要篇幅和意義、意象強烈到甚至許多版本的書封設計上都出現羊、但在《銀翼殺手》相關討論中卻似乎鮮少觸及的,動物這個主題。在 Deckard 生活的那個世界,地球上的動物幾乎滅絕殆盡——「說也奇怪,一開始死的是貓頭鷹」(p.46)。不知道 PKD 選擇貓頭鷹是否考慮到牠從希臘神話開始在西方文化中就代表智慧,或純粹因為這種有著一雙大眼和一身蓬毛的鳥兒最能達到他筆下「當時[牠們大批死亡]的場面看起來甚至有點滑稽」的突兀視覺效果。少數倖存的動物變成珍稀物品(和商品),只要行有餘力,人人都想在家養一隻甚至不只一隻動物。而這也成為原書名暗含的指涉——仿生人會夢想擁有電子羊嗎?

從書裡的敘述看來,答案是否定的。仿生人對動物無感,這也是 Deckard 等賞金獵人用來分辨仿生人的判別系統中主要倚賴的測試問題。至於 Deckard 本人,書中許多不同場景反覆寫到他對真實動物(而非「養」來混淆鄰居耳目的逼真電子羊)的渴望:第一章,在他出門上班之前,自家大樓屋頂的草地上 (ii);第三章,在市區一家寵物店門前;第四章,在財大氣粗的羅森企業總部(這裡 Deckard 第一次想到冒牌動物和冒牌人類之間的共同點:「它[電子羊]不知道我存在,就像那些仿生人,它沒有能力去領略他人的存在。」[p.76]);十五章,又來到寵物店,這次砸下重金買了那隻前面我們提過的黑色母山羊……。在許許多多其他情節和細節中,動物、人、仿生人的互動關係也一再有各種變奏發揮,其中非常明顯、在我看來特別出色的一段,出現在第十二章的 Phil Resch 這名賞金獵人身上。

Resch 本來在一個仿生人冒充的探長手下辦事而不自知,Deckard 的到來揭穿了探長的身分,但探長死前,不,是被除役前,說的話使 Deckard(以及讀者)懷疑 Resch 也是仿生人。後來兩人暫時搭檔前去獵捕另一個仿生人的過程中,Resch 的態度顯得冷酷,完全不解 Deckard 為何對仿生人展現出不必要的同情,甚至到了讓 Deckard(或許以及讀者)忍不住認為「測試結果最好顯示你是仿生人」的地步——意思是,否則這麼沒同理心(書中用的詞是「共感」empathy)的傢伙我實在很難接受他是人類。然而 Resch 說可是我有養一隻松鼠耶而且我很愛牠,後來的測試結果也證明他不是仿生人,於是 Deckard 開始意識到,「有問題」的是不是反而是我?

簡單說,Resch 並不因為仿生人看來與一般人無異的外表和舉止而對他們,不,它們,有任何投射的情感;正因為他把仿生人當成單純的物品,這份獵殺它們的工作才做得心安理得 。相反的,像 Deckard 這樣忍不住對仿生人心軟甚至心動、但同時又必須開槍除掉它們(他們?她們?)的人,麻煩就大了,因為他明明靠賞金吃飯——而且更重要的,靠賞金才可能買下他渴望擁有的動物——卻愈來愈難處理這種衝突矛盾的情緒。但當然,這裡又有個小小的諷刺是,身為異性戀男性的 Deckard 移情對象顯然只限於女性仿生人,不管吸引他的是對方的歌喉(歌劇女高音 Luba Luft)還是身體(羅森企業老闆的「姪女」Rachael)。事實上,PKD 把這點挑得很明:Deckard 在自己身上做的測試顯示,他對男性仿生人被突然殺死的情境「沒什麼特別的反應」,對女性則有「格外富有共感力的反應」(p.196);在他情不自禁與 Rachael 上床之後,即使得知她/它這麼做(而且不只一次這麼做)僅是為了阻止賞金獵人追殺仿生人(而且都成功了),還是下不了手殺它/她——結果?Rachael 跟 Deckard 分道揚鑣之後特意繞去他家,在清楚知道他有多重視那頭山羊的情況下,完全無意避人耳目、毫不在乎地殺了牠,狠狠嘲笑了這個男人脆弱的感傷。

然而 PKD 如此自覺和反諷的一筆,在電影版《銀翼殺手》完全不存在,於是 Scott 鏡頭下的女性複製人 (iii) 只能是異性戀男性刻板印象/幻想的強化:原著裡 Rachael 有著近乎中性的單薄少女身材,穿著輕便,行事言談都俐落果斷(反而是內心充滿困惑的 Deckard 一再顯得猶豫失措),到了電影裡變成一身誇張妝髮服裝、毫無行動能力的人偶——濃艷紅唇、高聳沉甸的髮髻、窄裙高跟鞋加上巨型墊肩、厚重的皮草大衣(皮草!想想小說裡的 Deckard 對此會有何反應!),說真的,這身打扮連走路都夠累,更別說(像小說裡的 Rachael 那樣)到處亂跑了。小說中 Rachael 始終與 Deckard 是對立的,是個充滿主動性和破壞性的人物,電影中則成了徒具 femme fatale 外表,卻柔弱、迷茫、無助的待拯救對象。至於其他的女性角色,仿生人聲樂家的美妙嗓音和高調身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藏匿於龍蛇雜處之地出賣色相的舞孃;雖然電影裡也有一個複製人叫 Pris,但已不是原作中那個長相與 Rachael 同型同款的 Pris,也就失去了此一角色設定的曖昧雙重性 (iv);Deckard 的妻子 Iran 也被省略,原著 Iran 的戲份雖然不多,但從頭到尾(也就是同一天的早晨到深夜)的變化相當明顯,最後一章中,她守著倦極睡去的 Deckard、打電話為電子蟾蜍訂「飼料」那一幕,是全書最安靜的一刻。

我無意做太多時空錯置的政治正確評論,但我也不能假裝我們依然活在二十世紀八○年代、過去三十年的性別平權運動都不曾發生;而一部作品既被譽為經典,便意味它勢必接受不同時代、不同標準的檢視、批判和再詮釋。無論如何,女性存在的大幅簡化、弱化使得電影的故事相對於原著顯得扁平,隨之將 Pris 等仿生人與「特殊分子」(被判定為智能不足而備受歧視的人類)的遭逢和互動這條重要支線劇情整個刪除更是可惜。顯然,電影與小說關注的重點截然不同,那麼,電影《銀翼殺手》講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呢?

4.
簡單說來,電影把人與複製人的衝突放在故事的中心:由於它們為達目的會主動找上甚至傷害人類(至少是某些有錢有勢的人類),造成的威脅更為直接,片中精心設計的追捕、打鬥場面也進一步突顯了兩者之間你死我活的對立;相形之下,小說裡的仿生人其實只想隱藏身分過日子,被逼到無路可退時才會出手,也難怪消沉的 Iran 忍不住嘲諷丈夫專殺「可憐的仿生人」(p.32。當然,理論上仿生人是殺了人類主子才能從火星逃來地球,但這是間接資訊或稱「道聽塗說」hearsay,火星實際上發生什麼事我們在小說裡看不到也無從得知)。無論如何,不管是在 2019 年的洛杉磯還是 2021 年的舊金山,複製人/仿生人逃離火星的行為是一致且一再發生的(否則就不會有 Deckard 這類專職的銀翼殺手/賞金獵人了),並且共同表現出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違抗人類的自由意志。

長久以來,「人造人(延伸來說,也包含不一定有軀體的人工智能)變得愈來愈肖似、接近、混淆人類,乃至反過來對抗、威脅、宰制人類」的可能,一直在西方科幻作品中被反覆思考和探索,從擬定「機器人三達德三大法則」的 Asimov 到 HBO 叫好叫座的影集 Westworld 數十年如一日,似乎從不曾退流行。有時候我會覺得他們對這個主題的著迷簡直是一種執迷,幾乎不可理喻(笑),或許也跟基督教文化背景所影響的思維有關吧?畢竟在那個傳統裡,人是上帝照著自己的形象所造(創世紀 1:27)。既然造人是一件如此神聖大能的事,人造人便成為終極而危險的僭越,就像建造通天的巴比倫塔一樣傲慢犯上,必然招致毀滅性的懲罰 (v)。於是,在《銀翼殺手》的世界,人與人造人的衝突是無從避免、無可轉圜的:它們必須死,因為它們明明不是人,卻太像人;明明不是人,卻可以比人更接近完美(更優越的智力、更強大的體能、甚至更端正的相貌等);明明不是人,卻膽敢希望跟人擁有同樣的東西(電影裡的複製人不甘只有短短數年壽命,小說裡的仿生人不願繼續當人類的奴僕 (vi))。

它們必須死,因為它們並不真正活著。

因此,推動電影《銀翼殺手》劇情的衝突來自外在,人類與複製人的殊死戰鬥:如何辨識異己並誅除之(而後在 Deckard 決定帶著 Rachael 逃亡時,這個敵我二分的體系便反過來威脅他)。推動小說《銀翼殺手》的衝突則主要發生在 Deckard 內在:那個用以區分人與非人的「共感」,究竟意味著什麼?

或者,再換句話說,電影聚焦的是,人與非人的差別在哪裡?小說問的則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準是什麼?

乍看之下,問題不難回答。然而真是如此嗎?電影裡,Deckard 靠標準化的 Voight-Kampff 系統逐一篩檢、除役複製人——直到最後他開始懷疑自己的真實:片中有若干蛛絲馬跡,多年後 Scott 接受訪談時也證實,Deckard 就像 Rachael,是被植入假記憶、以為自己是人類的複製人 (vii)。而小說讓我們看到,所謂的共感似乎並非那麼放諸四海皆準——從 Deckard 同情(女)仿生人的角度來看,Resch 簡直沒心沒肝到可恨的地步;但如果你喜歡動物,可能會覺得疼愛松鼠的 Resch 是個好人 (viii);反觀 Deckard 對摩瑟教共感裝置的缺乏熱忱,看在信徒眼中說不定也是缺乏人性的跡象。仿生人之不具備亦無法理解共感這一點在小說中是毫無疑問的,有問題的是具備共感的人類也不見得能互相理解。疲憊又混亂的 Deckard 找不到答案,卻在漠漠荒野中找到一隻蟾蜍,驚奇又珍惜地帶回家,並——如書中一再發生的——似乎從中獲得某種慰藉甚至救贖……儘管不久便發現這隻動物也是假的。但 Deckard 終究是回到家了。於是,他的一天像繞行鐘面的指針,儘管遠遠兜了一大圈,動線終究畫成一個圓,回到原點,回到故事之初他離開的睡眠。

而電影裡 Deckard 畫出的是一條單向直線,穿破原先的生活、原先的世界、原先的認知,逕直朝地圖之外,開放的不確定的未來而去。

5.
然後,時間終於來到現在。我是說,來到了 2049  年。

Deckard 和 Rachael 逃離洛杉磯之後不久,人類與複製人的衝突便惡化到幾乎不可收拾的地步,一度導致複製人的生產被全面禁止(複製人的獨家製造商 Tyrell 企業[相當於小說裡的羅森企業]也因此破產)(ix),直到應天才科學家兼新一代超級大亨 Niander Wallace 的強力要求才重新開始——當然,這回的獨佔權掌握在 Wallace 企業手上。Wallace 承諾製造更新、更好、更服從的複製人,負責各種人類不能、不敢、不願做的骯髒工作,不管是外星殖民地的粗重勞動,戰場上的走卒砲灰,還是追殺漏網的舊型 Tyrell 複製人。(x)

《銀翼殺手 2049》的主角 K 就是這樣一個效力於洛杉磯警局的銀翼殺手,負責「除役」舊型複製人的新型複製人。

三十年可以發生很多事,不管是在銀翼系列電影的那個宇宙,還是在我等觀眾置身的這個世界。於是《2049》幾乎註定是一部非常自覺或說後設的片子,充滿了對 Scott 前作的致敬手勢,向內行影迷的親暱招呼(與前代相關的人物、場景、鏡位、道具……),甚至銀翼系列以外的種種文本典故——最明顯的當然是卡夫卡的小說《城堡》。K 這個角色也活得相當「後設」:他知道自己是複製人,知道自己「擁有」的童年記憶是植入的(複製人沒有童年,一律以成人型態製造)(xi);身為複製人,他飽受人類(從警局同僚到鄰居路人)的鄙視和排斥,下班回到家只有 VR 女友 Joi 為伴(另一款 Wallace 企業的熱門產品),而 Joi 和他也都非常清楚——更重要的是常在對話中觸及——Joi 本身是沒有實體的 VR 存在(不像,比方說,現今市面上 VR 遊戲中的可愛女主角絕不會隨便打破第四面牆,破壞脆弱的擬真幻象)。除了工作之外,他沒有什麼生活(畢竟複製人本來就是為特定目的製造和使用的工具;你總不會期望你家的電鑽或吸塵器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吧?),他喝酒,他閱讀(Nabokov 的 Pale Fire!喂你們這些複製人的文學品味也未免太高檔!(xii)),他籠罩著深深的寂寞。

是的,寂寞。若說 Scott 的《銀翼殺手》仍在猶豫、疑問複製人是否有感受甚至愛的能力,到了《2049》這點似乎已成定論:複製人會哀悼、懷念、被奇蹟觸動 (xiii)(如 Sapper Morton),也懂得愛(如 Deckard 和 Rachael,不過我得說片中對此缺乏著墨,畢竟 Rachael 從來沒機會發表意見,基本上是 Deckard 說了算)。複製人也許不會夢想擁有電子羊(在銀翼系列電影裡,動物主題始終是缺席的),但 K 顯然渴望——儘管他知道自己不能(甚至「不配」?)得到——比 VR 更多的真實。賞識他的上司告訴他,你沒有靈魂也過得很好,但他的感覺——或至少我們觀眾看到的他的模樣——不像是很好。如果複製人沒有心,那麼 K 感覺到的或許就是那個位置的空洞。(xiv)

《2049》的故事主軸相當簡單,K 意外發現的一具陳年骸骨帶來另一個意外發現:居然曾有一個複製人(後來我們發現是 Rachael)生育過下一代 (xv)。以人類主宰的官方角度視之,這項驚人的事實不可能、不應該、也不容許存在,於是上司命令 K 進行秘密調查,找到並摧毀那個下落不明的複製人之子。不料在調查過程中,K 發現某條重要線索與「他的」某段童年記憶直接相關,隨後又發現那段記憶並非像一般複製人的「記憶」純屬虛構,而是實際發生過……

某種程度上,《2049》其實是 K 的故事。一方面,如我們前面看到的,關於人或複製人本質的叩問思索在此已算解決或至少擱置(不只哲學層面的討論,最基礎的技術問題也缺乏交代 (xvi)),而眼看即將到來的另一波衝突顯然是下一部續集的事(坦白說,接近片尾看到「複製人地下反抗軍」云云我只感覺一陣厭煩無趣……)。另一方面,劇本對 K 之外的人事物描繪都相當片面甚至浮淺:女性角色比前代數量增加不少算是稍有改進,可惜這些女角與其說是人物,不如說是執行各項功能的元素,而且一律只在與 K 相關的層面上有意義——他的指揮者、他的 love interest(此功能且由兩個女角共同提供,Joi 的影像疊加上阻街女郎的肉體)、他的敵手、他的,怎麼說,不自知地扮演了「影武者」所保護的對象,等等;「反派」(暫且如此稱呼吧)那邊,Wallace 這個人物放在疑似大魔王的位置上,背景、性格和動機卻都模糊不清,只是個故作高深、不知所云的怪咖(可以合理推測他在續集會有更多戲份,但就《2049》本身而言這角色是非常失敗的,況且我個人很討厭把電影當成連續劇的拍法),而他的複製人心腹 Luv 一開始頗令人期待(從神色反應、言行舉止看來似乎是個比較複雜的人物),不料後來搖身一變成了二話不說的乏味女打手;至於 Deckard 的出現幾乎只是為了給粉絲一個交代,人物本身毫無發展(坦白說 Harrison Ford 也毫無表現),結尾更是畫蛇添足——也加強了「這部片其實是 K 的故事」的感覺。

從「我知道我是假的」的寂寞,到「原來我竟然是真的嗎」的震撼,再到「結果我真的是假的」的破滅,K 的故事悲傷得近乎殘酷(說來有點不好意思,看到 K 把木刻小馬還給 Deckard 的時候我忍不住哭了),而 Denis Villeneuve 以平穩步調和大量的細節鋪陳,補強了前一代《銀翼殺手》對複製人往往僅止於炫目表面的塑造。雖然片子上映至今短短幾天,已經出現認為 Ryan Gosling 太面無表情和太憂鬱易感這兩種完全相反的評論(實在很有趣),但在我看來,不管你對複製人 K 是否有「共感」(哈哈),到頭來,K 最重要也最一致的表現在於他的自由意志——作為一個被上司稱讚的好用乖巧複製人,他卻在追查這個案子不久就開始自己做決定:意識到線索與自己可能有關時隱瞞不報,以為自己就是自己追查/追殺的對象時直接謊稱已經把案子/複製人之子解決,最後更意味深長的,並未遵照複製人反抗軍要求的「大義」殺死落入 Wallace 企業之手的 Deckard,而是救出他、送他去見從未謀面的女兒,同時自己選擇了死亡。

事實上,K 的故事也不得不結束在此,因為《2049》對於人 vs. 人造人這個主題沒有任何進一步的演繹或探索,尤其放在前面討論過的《銀翼殺手》原著小說和 Scott 版電影的脈絡下,《2049》花了兩個多小時細膩呈現「複製人果然有不亞於人類的情感和意志啊」之後,我想問的,或者說能問的,其實只剩下一句:然後呢?

又要回到無從避免、無可轉圜的壓迫與反抗,掙扎與衝突了嗎,就像人與人造人在歷來無數科幻作品裡那樣?

而這,會是我對如今重開的銀翼系列接下來走向的好奇,與悲觀(笑)。

6.
最後我想來談一下銀翼系列各種作品中很少被提及的改編遊戲(見下圖,我有古董原版光碟我驕傲!)。把遊戲放在最後,可不是因為覺得遊戲這種創作形式跟小說或電影比起來缺乏分量——任何一個有自尊的宅宅都不會同意這種偏見——事實上,Westwood 工作室這款《銀翼殺手》是當年(1997)的電腦遊戲大作之一 (xvii),除了評價甚佳,更有超過百萬套的亮眼銷售成績,尤其考慮到這是比較小眾的冒險類型而非最熱門的角色扮演或動作類型,如此銷量更是難得。不,我把它放在最後,主要是技術上的不可抗力因素,使得這款二十年前的遊戲反而比五十年前的小說、三十五年前的電影離我們更遙遠——想想看,這款遊戲上市的時候,一般家用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還是 Windows 95!


不幸的,這是許多經典老遊戲的硬傷,即使在物質存在(比方我手上這盒四片光碟)完好無缺的情況下,它們也不像一本舊書隨時拿起都能輕鬆翻開重讀,或老電影(只要不是發生底片佚失或燒毀的悲劇)通常不難在新的播放媒介上找到和重溫。講到平台與作業系統的時候,二十年簡直已經是地質學上的一個「紀」,古老的硬體需求就像億萬年的岩層泥土擋在你(玩家)和你想挖掘的珍貴化石(遊戲)之間。不過話說回來,咱們宅宅可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人種,多年來總是有人想出各種方式/寫出各種程式,讓你可以新瓶裝舊酒,新機器跑舊遊戲——這回也不例外。於是拜某位德國好心人免費分享的 installer 所賜,我順利把《銀翼殺手》安裝在 Windows 10 的電腦上,很奇妙地穿越時空回到過去(1997)、又從那裡前進到未來(2019)……

由於某些「大人的原因」(授權問題之類),《銀翼殺手》遊戲的主角不再是 Rick Deckard,而是與他同一時間在同一個城市活動、偶爾還可能擦身而過的另一名菜鳥賞金獵人 Ray McCoy(就是玩家你)。雖然當初買來時我當然有玩過,但在查案過程中不知道漏了什麼重要線索造成卡關,就無以為繼了(畢竟那不是上網菇狗一下就能找到攻略或至少論壇可供發問的年代啊,嗚呼)。事隔多年,重逢等於初相見,儘管二十年前走在技術尖端的畫面 (xviii) 現在變成模糊的粗粒子,人物的長相和表情也很僵硬,但遊戲恰如其分捕捉/重現了 Scott 電影版的氛圍,一開場就把你直送到那個黑暗未來、永遠下著雨的洛杉磯,再加上經典的原版配樂片段,當年一定曾讓許多銀翼影迷心蕩神馳。

身為一個對動物「格外富有共感力」的人類,對我來說有點痛苦的是,菜鳥 McCoy/我接到的第一個案子居然是寵物店凶殺案——慘死的不是人類,是店裡那些如今已成珍稀的動物(這倒是很有意思,電影裡略過未談的動物主題在遊戲一開始就出現了)。所幸製作小組仁慈地把寵物店場景裡的動物屍體都蓋上白布(嗚嗚)。於是 McCoy 和我便開始辦案了,藉著一隻滑鼠到處點擊,翻看雜物、詢問證人、收集線索,甚至,如果判斷有需要的話,開槍殺(複製)人(但如果你判斷錯誤,對方當然也可能是人類,然後你就麻煩大了)。

因為目前遊戲還在進行中,我暫時沒有太多感想可以報告,也不知道最後會發生什麼事——說真的還蠻期待的(希望這次能順利破台啊)(xix)。不過在這個時空的我倒是想到一兩件跟遊戲有關的其他小事,比方 2010 年的 PS3 懸疑冒險遊戲《暴雨殺機》(Heavy Rain),是關於追查一個被稱為 Origami Killer、習慣在命案現場留下摺紙動物的連續殺人犯的故事;看看遊戲封面,說真的很容易聯想《銀翼殺手》電影裡那隻有名的摺紙獨角獸吧(笑)。雖然遊戲製作人接受訪問時表示不確定這個構想從何而來,但也承認有可能潛意識受到(既有大雨又有摺紙的)《銀翼殺手》電影啟發。更有趣的是,製作《暴雨殺機》的 Quantic Dream 工作室正在開發的下一款遊戲 Detroit: Become Human,主題就是仿生人:「並非要玩家扮演英雄去消滅這些異常的仿生人,而是反過來扮演仿生人,透過這群比真實人類還要純粹的存在,來探討關於人類的過去、現在、未來,以及人性與情感等議題」(摘自巴哈姆特的遊戲簡介)。嘿,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


-----
(i) 有點悲哀的,PKD 的眾多精采作品在台灣翻譯出版者幾希,《關鍵報告》、《關鍵下一秒》純粹是搭配電影上片推出(至於《心機掃描》和《記憶裂痕》雖然也拍過電影,不過台版出書的時間跟電影檔期沒有直接關係),《銀翼殺手》雖然多年來有過幾個譯本,但似乎都沒存活太久。今年《銀翼殺手》出現了一個新譯本真是可喜可賀,雖然在我讀來這個版本規矩正確而略嫌乾燥,但讓新一代讀者有機會接觸這麼重要的經典還是美事一樁。本篇裡的小說引文頁碼皆出自這個最新譯本(台北:寂寞,2017←這看起來好像什麼寂寞芳心俱樂部的密碼)。
(ii) 最初讀到這裡時,我曾一度對「為什麼在大樓屋頂跟鄰居聊起來」感到困惑,直到醒悟 Deckard 開的是懸浮車,所以從屋頂(而非樓下)出發,也所以這整個場景其實就是美國中產階級郊區再普遍不過的、我們都在電視電影裡看過幾百遍的、出門開車上班之前跟隔壁鄰居隔著草坪圍籬寒暄的畫面。
(iii) 電影版捨棄了原著所用的仿生人(android)一詞,改為似乎比較通俗、但其實沒有比較好懂的複製人(replicant)。雖然也許是考慮到不常接觸科幻作品的觀眾可能不熟悉「仿生人」,不過這個詞本身的意思相當清楚,就是以高科技製造的、在外觀舉止和智力等各方面都幾可亂真的人造人;相對的,「複製」在邏輯上預設了某個原型「正本」的存在,非常接近 clone 的概念,但電影裡並不是這個意思,純粹指人造人,而非任何特定人類的拷貝。
(iv) 在許多方面,電影裡的 Rachael 和 Pris 倒是對比的兩極:前者的色調是黑,後者的色調是白;前者是靜態、消極的,後者則靈活敏捷、身手矯健得簡直像太陽馬戲團的當家台柱;前者投奔 Deckard,需要他搭救與征服,後者則與 Deckard 惡鬥一場,差一點就成功殺了他。
(v) 與此呈強烈對比的,例如中國的創世神話中,人是女媧用泥土捏成,而且後來捏累了還偷懶改用繩子來甩泥團,比搓湯圓還隨便(耐人尋味的是,相對於造人如此輕鬆量產,造字卻是非常嚴重的逆天大事,搞到天雨粟、鬼夜哭);在後來的民俗傳說裡,也不乏成精的草木鳥獸可以隨意幻化人形。簡單說,山寨人類根本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也不必一定得搞到誓不兩立玉石俱焚——看看《聊齋》那精美的多元成家(好啦其實還不夠多元,畢竟全是異性戀男的一廂情願)。
(vi)「重現南北戰爭之前南方各州的美好歲月!既可當成貼身傭人,下田也不會喊累。」(pp.41-42)原來是台灣的移工啊,我還以為是仿生人呢。
(vii) 關於 Deckard 的真實身分至今言人人殊,如果我們接受 Scott 的說法,這個複製人追殺複製人、愛上複製人、被複製人所救、最後可能終於明白自己是複製人的故事就變得更悲傷了。
(viii) 雖然我自己也喜歡動物,倒不敢輕易以這點來判斷人性,畢竟,儘管研究顯示虐待動物跟某些類型的暴力犯罪有高度正相關,反之卻不見得亦然,別忘了希特勒也很疼愛他的狗,而且納粹德國推行了許多保護動物的法令呢。
(ix) 老實說,我一直覺得量產複製人這件事講不通,在 PKD 原著小說的背景下還勉強可以解釋為 1. 太多人都受幅射影響已經不能或不適合生育以及 2. 作為贈品進一步加強移民火星的誘因,但電影裡完全沒有相關的設定說明,而且無論如何這不可能是簡單便宜的技術,再怎麼想都是直接買賣完全不需生產成本的人類為奴輕鬆又好賺啊~難道銀翼系列的世界已經人權進步到必須特地花錢費力製造(literally)出一個階級來當壓榨剝削的對象了嗎,ㄎㄎ。
(x) 見《銀翼殺手 2049》上映前推出的三部前導短片:Black Out 2022; 2036: Nexus Dawn; 2048: Nowhere to Run.
(xi) 但這點帶來了一個劇情設定上的尷尬問題:既然複製人不會從小孩長成大人,那麼為何會從壯年進入老年(如 Deckard 和 Sapper Morton 等出現在此片中的舊型複製人)?
(xii) 不只 K,Morton 在前導短片裡拿給市街少女的小說居然是 The Power and the Glory(我說,給小孩讀 Graham Greene 會不會太早太深太沮喪了點)……相形之下,Deckard 引用 Treasure Island 簡直太通俗太不夠看了。
(xiii) 注意這是與《銀翼殺手》小說原作完全相反的結論。
(xiv) 後來,當陳年疑案的一切線索似乎都指向他自己時,K 在警局例行的複製人校準測試的結果變得一塌糊塗,如果他是人類,這顯然就是所謂的方寸大亂了。方寸者,心也。
(xv) 這裡相當「明目張膽」地引用了莎劇典故,以 “of woman born”(由女人所生)一語指稱剖腹生下的複製人小孩。有趣的是,在《馬克白》裡這個詞的原意卻恰好相反,不包括剖腹產的小孩(意思大概是說沒有經過產道就不算由女人所生,雖然我怎麼想都覺得轉得太硬馬克白你其實被耍了吧……)。
(xvi) 比方上面提過的為何複製人的外貌會變老,為何前代明明設定只有四年壽命的 Tyrell 複製人可以活到三十年後,還有更嚴肅/嚴重的,複製人到底要拿什麼生小孩?我是說,想想這牽涉到的問題有多複雜,難道當年 Tyrell 企業的女性複製人竟然精緻逼真到還配備子宮?然後還會排卵?既然有排卵就表示也有月經囉?……更何況,就算技術可行——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就算」——這種極其浪費資源又毫無必要的設計有什麼理由存在?
(xvii) 其實當年改編的遊戲原來不只一款,可以參考 kotaku 這篇介紹(我也是看了才知道)。
(xviii) 遊戲外盒上寫著:“The first real-time 3D adventure”(第一款即時 3D 冒險遊戲)。
(xix) 一個值得稱讚的設計細節是,這款遊戲每次破台後重玩都會將 NPC 重新「洗牌」,也就是說你上次玩時遇到的某甲是複製人,並不表示他/她這次也是複製人,大大增加了遊戲的重複可玩度。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