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一個多少個夏日傍晚
迎面而來的熟悉氣味和溫度
湊近臉
你眼睛清澈的天
有隱約的遠雷滾滾
長長的一天過去了
永遠不夠長
也許我們是蟬
在萬花筒轉動稜鏡的間隙
無盡的樹林偶然遇見
相愛實久
轉眼一瞬
每一瞬都是一片葉一滴雨一句蟬聲
在露珠裡懸浮
在針尖上擁抱
假裝這一題不是加法減法是
除不盡的餘數
太陽就不會下山
夏天就不會結束
這首詩永遠寫不完
我們就能絆倒
時間壞心追趕的腳步
2019/08/22
水晶迷宮中的高等智慧祭司:Ted Chiang
讀完姜峰楠(Ted Chiang)這本新書,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時看到《衛報》的書評劈頭第一句就說他是 "perhaps the world's least hasty writer" 我當場笑出來,可不是嗎!
可惡,我比較喜歡這個版本的封面(我手邊的是 Picador 的平裝本) |
根據維基詞條的資料,姜峰楠第一篇發表的小說是 1990 年的 "Tower of Babylon"(然後這篇一如他筆下的巴比倫塔一樣結構完整又獨特的作品就一舉拿下了星雲獎),距今已將近三十年,而這三十年間你猜他發表了多少小說?十七篇。平均將近兩年才一篇!這已經不是「慢工細活」之類可以形容的了(性急的粉絲表示救命啊啊啊啊),而且絕大多數都是短篇,只有 "Story of Your Life" (1998) 和 "The Life 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2010) 算中篇,喔,順帶一提,這兩篇各自都得了三個大獎是要嚇死誰啦(說到獎再順帶一提,他光是星雲、雨果和 Locus 就各拿了四次,其他獎項不在話下 (1);當然論總數比不上其他得獎大戶,但以他作品量之稀少,計算下來「命中率」可是高得驚人)。至今姜峰楠的小說只結集出版過兩本,一本是 2002 年的 Stories of Your Life and Others,另一本就是相隔十七年(!)、幾個月前剛出的 Exhalation(大旱望雲霓的粉絲表示終於嗚嗚嗚嗚)。
雖說是新書,Exhalation 這本集子收錄的作品其實橫跨將近十五年(最早的一篇發表於 2005,最新的兩篇則寫於 2019——什麼?同一年居然寫了兩篇?!以他的慣常速度而言這產量簡直嚇死人啊),但又其實讀來並不會感覺到時空或筆力的改變或落差,姜峰楠下筆平均水準之高,思考之縝密深入,題材構想之多元,切入角度之特殊,依然是那個在 Stories 中令我目為之眩、一再驚嘆「這人腦袋究竟裝什麼怎麼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呢」的奇妙小說家。就以全書之首的 "The Merchant and the Alchemist's Gate" 為例吧:「穿越時空」這個主題在科幻/奇幻文學中已經老套到不能再老套,對吧?然而姜峰楠就是可以寫出這樣一個不落俗套的故事,優美,簡潔,精練,看似單純但耐人尋味,內斂低調卻又真實動人,《天方夜譚》般的敘事結構和時空背景與故事本身的概念和內容完美契合,最後的俐落收梢更是令人低迴,充滿無限可能——我知道這樣抽象的介紹感覺很沒重點,但我實在太喜歡這篇小說了,真的覺得再說什麼都是多餘、都是僭越,不捨得對大家的閱讀經驗造成任何可能的破壞啊等你讀完跟我一樣發出意猶未盡的嘆息一定就會明白我的意思了!
與書同名的 "Exhalation" 是另一個備受讚譽的短篇,但跟上述的 "Alchemist's Gate" 調性截然不同:如果說 "Alchemist's Gate" 偏向抒情、充滿色彩,"Exhalation" 就是近乎無機質的純粹理性秩序——而這兩者都是姜峰楠筆下慣見的風格(或者該說,他典型的風格是這兩者之間某種微妙的平衡與共振)。事實上,"Exhalation" 的中心概念之「硬」幾乎讓我的文科腦(?)有點跟不上,我簡直懷疑姜自己是不是就是這篇裡描寫的那種完全以金屬機械組成、極其精細複雜、具有高度智慧的異星生物(哈哈哈)。讀這篇小說是有點令人暈眩的,因為像是看著一個抽象的思考過程逐步自我拆解、自我分析,最後並因而推論得知外在於它的環境原則和限制,不只是空間更是時間的。喔,光是寫到這裡我頭又昏了,again,你讀完這篇就會知道我在語焉不詳什麼啦(只不過這次不是我刻意不仔細介紹,而是個人能力不足,很難把這篇小說解釋清楚 XD)。
另一篇個人覺得很有趣的是 "Omphalos",建立在一個很有趣的前提上:如果所謂 Young Earth 創世論是真的,這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都由上帝一手創造,地球只有幾千年歷史,那麼科學與宗教的關係會是什麼樣子?(2) 當然啦,即使此時此刻在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還是有很多人相信 Young Earth 創世論然後這種信仰導致的若干反智舉措和趨勢可一點都不有趣,不過至少在這篇小說裡,姜峰楠描繪的一些學科(如考古、地質、天文等)的截然不同面貌和意義是十分有趣的,比方所謂原初人類、原初動植物的(化石或骨骼等)挖掘和保存——前者沒有肚臍,後者缺少年輪或其他從幼體生長至成年這段時期的痕跡,因為他/牠/它們是上帝憑空創造的第一批生物,從一開始就已是完整成熟的個體——讓人可以直接看到、摸到、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創世的最初;而天文學則被視為相對無趣,至少在這篇小說的主角(一個考古學家)看來是如此,因為太空中的星球數量是有限而且固定的,比起地球上的遺跡又遙遠得多,研究起來缺乏驚奇或動人的力量——直到主角意外得知一篇即將發表的天文學論文,可能將大幅震撼、動搖、甚至破滅她自己和無數人的信仰……
在某個層面上,"The Life Cycle of Software Objects" 和 "Anxiety Is the Dizziness of Freedom" 有著共通主題:一個特殊發明/裝置在人類生活中所引發、呈現出的種種面向和問題,"Software Objects" 裡是某種類似虛擬寵物+有學習能力甚至情感能力的 AI 的組合,"Dizziness of Freedom" 裡則是可以讓你跟平行宇宙裡的自己聯絡溝通的筆電(?)之類的東西。當然這是非常粗略的(偽)說明,小說中的構想設計複雜得多,而姜峰楠之所以是姜峰楠就在於他不但有詳細周延、甚至有科學根據的設定,更對這樣的設定、這樣的情境會造成或遇到的各種可能性做了相當合情合理的探討延伸,讓讀者不但覺得可信,甚至可能感同身受,跟著思考。"The Truth of Fact, the Truth of Feeling" 也有類似的主題:在人生每分每秒所有影像都能被同步記錄存檔的未來,出現了一個叫做 Remem 的全能搜尋引擎,可以瞬間檢索出你人生的任何片段,不但將徹底改變記憶的本質、所謂真相的本質,更可能對人與人的關係、甚至人與自己的關係產生難以預料的影響——而這篇裡姜峰楠以第一人稱敘事,更加強了那些影響所帶來的情緒衝擊,讀來印象深刻。
打從第一次讀到姜峰楠,我就一直覺得他的小說像水晶,而且是透明無色的白水晶(可不是 S 牌之類的人造水晶玻璃蛤~):明澈,清冷,結構緻密、對稱、均勻,看似低調不起眼(尤其他的作品完全沒有一般對科幻類型的最通俗想像,什麼高科技武器啊、緊張刺激的追殺戰鬥啊、反烏托邦的壓迫或衝突啊,等等 (3)),但自有一種理性秩序之美,並且一如白水晶,如果你仔細注視它,會發現它透出的光亮甚至帶著一種神秘的、彷彿魔法的吸引力。當然,我不會說這本集子裡每篇都很完美(就像天然水晶也常有瑕疵),比方 "Software Objects"、"Dizziness of Freedom" 和 "Truth of Fact" 的敘事結構嚴格說來都嫌鬆散,"The Great Silence" 單獨作為一篇小說也偏弱(但我很希望有機會看到當初以這篇文字來搭配的那個裝置藝術);整體而言,Exhalation 收錄作品的文字和概念不像 Stories 密度、濃度那麼高——後者的「比重」大到讓我覺得簡直可以一篇一篇直接拿起來丟(然後打到頭還會讓你輕微腦震盪這樣)。但無論如何,閱讀姜峰楠總是令人驚喜的,翻開這本小說就像捧起一把形狀、大小、淨度不一的晶石,在掌心沁涼、沉甸甸、曖曖含光,每一顆都有待細細撫摩玩味,每一顆都是一個世界。
-----
-----
(1) 根據《紐約客》2017 年的這篇文章,姜峰楠一共得過 27 次重要的科幻文學獎項(當然這是截至當時為止的統計,但因為這兩年他沒有發表過新作,可以合理猜想數字應該沒變化),而且本來有可能再多一次,如果他 2003 年沒有婉拒雨果獎對 "Liking What You See: A Documentary" 的提名的話——他表示這篇小說是在編輯壓力下完成,沒有真正寫成他想要的樣子……(我是全世界最慢工細活的作家!不要催我稿!)
(2) 上面提到的《紐約客》文章裡,姜峰楠的這段話幾乎可以直接對應這篇小說:
“I’m curious about what you might call discredited world views. It can be tempting to dismiss people from the past—to say, ‘Weren’t they foolish for thinking things worked that way?’ But they weren’t dummies. They came up with theories as to how the universe worked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available to them at the time. They thought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things in the ways that we do now. Sometimes I think, What if further observation had confirmed their initial theories instead of disproving them? What if the universe had really worked that way?”
順帶一提,此文也是網路上能找到幾乎唯一對姜峰楠有近身接觸、觀察的訪談,值得一讀。
(3) 只要想想改編自 "Story of Your Life" 的電影 Arrival,片中所有關於外星戰爭、入侵、武力的部分全部都是新(ㄌㄨㄢˋ)增(ㄅㄞ)的,原作裡外星人來訪的目的始終不明,就知道姜峰楠與好萊塢科幻套路的遙遠距離了。
2019/08/06
迷路的紅衣大女孩:《灼人秘密》
欸,所以這是一個天天水餃頓頓水餃吃到怕的故事嗎?(大誤)
好啦說正經的,《灼人秘密》對我而言是個驚喜,比想像中好看很多,真不知是我原本的預期有問題還是他們預告剪得太爛(答:是預告剪太爛 XD)。說真的,雖然趙德胤是我喜歡的導演(尤其他早期作品的生猛出格每每令人眼睛發亮瞳孔放大),但這部片首先跟他向來的風格、題材、類型實在差太多,令人訝異之餘難免有點擔心,其次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整部片的預告也好、海報設計也好、媒體宣傳也好,渲染炒作的重點都非常奇怪乃至失焦,或說因為完全脫離脈絡只顯得狗血獵奇歇斯底里,尤其疑似散發某種濃濃的血觀音既視感真令人超級不愉快 (1)——謝天謝地,實際看過本片就會知道那種既視感只是錯覺,而那些個別看來好像失之扭曲過激、為聳動而聳動的話題或片段,什麼呼巴掌啦 (2)、學狗叫啦 (3),一旦放進整個敘事的脈絡裡其實一點也不突兀不誇張,毋寧是相當有效甚至合理的安排設計,跟全片所有其他大大小小的情節和細節加總聯合起來,吐露了一個灼痛的、私密的、幾乎不忍直視的故事。
(以下內容多少涉及電影情節,請斟酌服用;欸但如果你怕被爆雷不想繼續看下去的話,我先講結論好嗎,我覺得這部片子可以推有時間有興趣的話就趕快進戲院吧我怕它要下片了←太著急了所以一口氣講完)
以情節大綱而言,《灼人秘密》的故事其實非常簡單:一個努力追夢但始終闖不出名堂的女演員,歷盡艱苦掙扎終於爭取到主演一部重要電影,並因此成名走紅。以敘事的概念而言,《灼人秘密》要講的就更簡單了:創傷,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創傷之後,PTSD 如何把日常變得違常,變成一場場一段段交錯混雜、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也不知道在哪裡終結的惡夢和迷宮。而這個創傷究竟是什麼,究竟何時、如何發生,就是惡夢深處的鬼魅,迷宮中心的吃人怪物,主角 Nina 拚命壓抑埋藏但再也無法遺忘的秘密。
雖然敘述來回跳躍,時序不完全清楚,現實與夢魘或幻覺的界線也很模糊(趙德胤接受訪談時表示,他不想讓每一場戲太容易分辨虛實因此頗下了點工夫,我覺得這點他確實做到了,而且做得很不錯),但如前所述由於故事線本身單純,加上清楚強烈的視覺線索(比方以明顯不同的色調和時空背景區隔戲中戲,或 Nina 在台北與在家鄉的生活),觀眾並不難抓到梗概、跟上(Nina 跌跌撞撞的)步伐——以我個人來說,片子進行到大約 20 分鐘時我意識到自己「居然」深受吸引、看得很專心,並沒有因為非傳統線性的講述方式或沉重的題材(畢竟每一篇關於這部片的新聞或訪談一定會提起、簡直快講爛的關鍵字就是 #MeToo)感覺吃力,也不是因為「哦這個議題很重要所以就算必須咬牙忍耐也得堅持下去」(說到咬牙忍耐,我熊熊想起可怕的《殺人一舉》……),連一開始讓我有夠煩躁的吳可熙的齊平瀏海都逐漸可以無視了(哈哈哈哈)。怎麼說,就是覺得好看所以想繼續看、想知道更多啊。而當我們隨著 Nina 愈來愈進入故事的核心,線索愈來愈多也愈來愈自相矛盾(e.g. Nina 試鏡的時候不是被打叉了嗎,為什麼後來成為女主角?她第一次見到三號女孩到底是在哪裡,飯店長廊還是房間?她們一起或互相做了什麼?甚至,真的有三號女孩的存在嗎?),直到最後的最後真相大白,醜惡的創傷場面殘酷地暴露在我們眼前——並立刻結束整部電影!留下你像被陡然狠狠扇了一巴掌——我們恍然大悟又不知所措,回過頭才發現之前以為亦步亦趨的前進其實是原地打轉,以為終於來到迷宮出口抵達的卻是最黑暗的深處,故事在開始的地方已經結束,或者說,故事結束在這一切最初開始之處……
於是,就像「魔神仔」、「鬼打牆」的鄉野傳說,穿紅衣的女孩就此迷途再也找不到路,在一個重疊相似於、但隔絕平行於現實世界的封閉時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這部片裡明明沒有鬼,卻處處鬼氣森森嗎?
看完電影意猶未盡,在網路上到處搜尋閱讀了不少影評 (4)。有人批評劇本的結構,認為片子的後半偏弱或稍嫌凌亂,我自己倒是沒這感覺(當然我不是科班出身,無法從專業角度進行分析,只能靠「感覺」啦),對於導演給主角加上家鄉在中部的設定和對比也是喜歡的——吳可熙說原本的劇本初稿中地點只有台北,而我覺得現在這樣讓這個人物、這個故事、這部電影更有在地感和立體感(其實我想講的是「接地氣」啦但這個詞已經被徹底毀掉惹)。三個主要女角部分,吳可熙的用心用力不在話下,夏于喬表現稱職(尤其她的角色因為幾乎接近某種抽象概念或意念,其實很難演),而我覺得最意外驚喜的倒是宋芸樺,她跟吳可熙在小吃店外那場對手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基本上這部片的卡司都很整齊,不論戲份多少,整體看來表現是十分一致、協調的——前述的同一篇影評也提到趙成功統整了所有演員的調性,這點我非常同意,尤其對照,比方說,前陣子我剛聊過的《幸福城市》(那部片我也喜歡,但當時就提過演員調性不一的問題;就像是,儘管大家都是實力派歌手,但一同登台時只是各唱各的,並沒能達成一加一大於二的精采對唱、重唱或合唱,反而顯得凌亂不諧)。跟前作《再見瓦城》相比,趙德胤這次感覺更純熟流利、更胸有成竹,電影的整體完成度也相當高 (5)(而非充滿近年台灣片常見因陋就簡、共體時艱、情非得已、或根本就程度不夠的尷尬感)。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說這部作品已堪稱完美,但如果《再見瓦城》見證了趙從打游擊小成本製作轉型到較具規模、有更多成本和資源(當然也有更多侷限)的摸索嘗試,《灼人秘密》就是導演經過一段過渡期,更有經驗、自信和空間施展拳腳尋求突破,所交出的一份不俗成績單。我個人很欣賞這部片的創意、勇氣和力道,也很期待看到正值青壯年、創作火力正旺的趙德胤接下來還會拍出什麼樣的電影。
-----
(2) 關於呼巴掌:「《灼人秘密》裡的導演為了讓演員入戲而打了她一巴掌,我覺得那種方式蠢斃了,如果我要讓演員感受死亡,難不成我要捅他幾刀嗎?」趙德胤講話也忒直接,笑倒。另外,關於片中看似神秘的 1408 房彩蛋也有非常典型的趙式回答:「為了省錢」(再度大笑)。
(3) 關於學狗叫:據說當初有西方投資者因這場戲而收手,我只能「驚嘆」於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腦殘式政治正確。首先這場戲在整個敘事脈絡裡是有意義的,非常具體地象徵了 Nina(和其他像她一樣的女孩)所受到的羞辱和弱弱相殘,更是創傷記憶的顯現方式之一;其次,難道只要刪掉這場戲、不把它演出來,這些女人日常受到的壓迫就會自動消失了嗎?
倒是看到有人指出,如何避免讓「演出剝削」這個過程再次造成女演員的被剝削,確實是個更值得謹慎用心的重點(比方六個紅衣女孩排排站那場戲,我一直很在意幾乎只是當陪襯、甚至連個鏡頭都沒有的一號二號四號五號……);不過對於另一些影評(如這篇)質疑「既然要講受害者的故事,為何把她(的記憶)呈現得不可靠,其心可議」云云,我覺得近乎幹話——這套義憤邏輯顯然完全不懂創傷相關的心理學,認定被害人必須有一套「說得通」「信得過」的證詞、關於她們的故事必須黑白分明善惡不兩立,才自以為是殘酷無知之至吧。
(3) 關於學狗叫:據說當初有西方投資者因這場戲而收手,我只能「驚嘆」於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腦殘式政治正確。首先這場戲在整個敘事脈絡裡是有意義的,非常具體地象徵了 Nina(和其他像她一樣的女孩)所受到的羞辱和弱弱相殘,更是創傷記憶的顯現方式之一;其次,難道只要刪掉這場戲、不把它演出來,這些女人日常受到的壓迫就會自動消失了嗎?
倒是看到有人指出,如何避免讓「演出剝削」這個過程再次造成女演員的被剝削,確實是個更值得謹慎用心的重點(比方六個紅衣女孩排排站那場戲,我一直很在意幾乎只是當陪襯、甚至連個鏡頭都沒有的一號二號四號五號……);不過對於另一些影評(如這篇)質疑「既然要講受害者的故事,為何把她(的記憶)呈現得不可靠,其心可議」云云,我覺得近乎幹話——這套義憤邏輯顯然完全不懂創傷相關的心理學,認定被害人必須有一套「說得通」「信得過」的證詞、關於她們的故事必須黑白分明善惡不兩立,才自以為是殘酷無知之至吧。
(4) 關於影評:目前我最喜歡 Variety 這篇。除了第一段已經精準扼要地將本片一語道破:
"...the film is very much about how the taking of a body can cue the taking of a soul, and furthermore, how insidiously the victim of this double theft can be subconsciously convinced of her own complicity in it."
接下來這段更是直接回應/反駁了上面註 (3) 提到的那種淺薄質疑:
"...perhaps destined to be misinterpreted in some quarters, as it resists, even contradicts the simplification of its central act of violation into an obviously empowering, triumph-over-adversity arc. One of the basic tenets of #MeToo is that we listen to women; but what if they do not say exactly what #MeToo needs to hear?"
(5) 關於完成度:聽說《灼人秘密》拍攝「長達」52 個工作天,讓人有點哭笑不得,原來這對台灣電影來說已經是了不得的奢侈了啊……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