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影展我翻譯了五六部,買了七部(本來片單列的是八部,但 Philadelphia Story《費城故事》場次太少,我唯一能看的那場搶不到票嗚嗚),雖然不是每部都喜歡但整體看下來非常享受,感謝策展,感謝女神們!!
Ninotchka《妮娜琦珈》
嘉寶根本冷面笑匠耶,一開始她板著臉一本正經講的幾乎每句話都超好笑(當然劇本也居功厥偉),而且舉手投足那種有點奇妙僵硬不對稱感的姿態也非常適合這個人物。可惜從她開始笑之後這部片的有趣度就直線下降,至少在我看來是這樣,畢竟冷豔的嘉寶笑起來還是蠻違和的(就像那件蓬蓬紗禮服穿在她身上,美則美矣但實在不搭),應該盡可能降低頻率,才能讓每次笑容出現的效果最大化(比方好不容易第一次把她逗笑那場戲就很有衝擊力)。結尾最後一幕非常有意思,然後我覺得這部片用《俄宮豔使》這個怪怪的古老譯名反而會比較適合。
Morocco《摩洛哥》
除了看黛德麗之外非常無聊的一部片,當然我就是為了看她而來的所以無話可說,但還是忍不住要多講兩句XD 賈利古柏在片中毫無魅力,男女主角沒有半點 chemistry,劇情對白都蹩腳,人物在多數場景裡的動作舉止也非常多餘,簡單說就是純粹為了填補台詞之間的空隙才走來走去、摸這個做那個,看得真是煩躁。黛德麗的男裝扮相驚為天人,相較之下其他造型都遜色了,何況這個角色實在無趣,最後的結局更是 WTF??? 然後信義威秀 14 廳的 P10 那角落非常悶,下次不要買這個座位了(自己筆記)。
Gentlemen Prefer Blondes《紳士愛美人》
謝天謝地我緊接著看了這部片,一開場珍羅素和瑪麗蓮夢露穿著豔紅閃亮晚禮服載歌載舞立刻讓我精神一振心情大好,瞬間把《摩洛哥》味同嚼沙的 aftertaste 沖刷一淨。劇情當然很鬧,但笑點連發,諷刺滿滿,歌好聽討喜、歌舞場面華麗(看看只著泳褲的精實男體舞群!還有 "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 裡驚人的「女體吊燈」!),更不用說羅素和夢露的搭配效果絕佳,看似世故理性卻信奉追求真愛的棕髮女郎 + 見錢眼開且對婚姻本質有更務實理解的金髮傻妞是非常令人難忘的組合。鑽石那首歌固然讓夢露搶盡風頭,但羅素的法庭戲更是精彩,總之看到美女、看到上乘喜劇、尤其看到美女在上乘喜劇裡充分發揮,著實令人愉快——雖然同時也更加惋惜夢露的現實人生和太早香消玉殞。
The Whales of August《八月之鯨》
這部片的重點當然是兩大女神年邁後極其難得的同台較勁,但我的注意力幾乎完全被那棟海角的老房子吸引,包括那個超棒的位置和環境,包括屋內所有充滿著、暗示著舊時光故事的家具擺設,更包括屋外恣意生長野趣自然的夏日花草(尤其那兩朵新剪下來、我幾乎可以聞到香味摸到露水和尖刺的玫瑰)。貝蒂戴維斯、莉莉安吉許兩位舉手投足(儘管顫顫巍巍)都是戲,而不管女神幾歲我當然永遠都會注意她們穿什麼,特別是戴維斯的造型絕對費盡心機,兩件日間洋裝都好美,看似簡單卻處處是精緻優雅細節,還有那頭梳得恰到好處、以完美波浪弧度框住臉的白髮!嘖嘖嘖,只能說大明星果然永遠都是大明星。嚴格說來這部片某些剪接和鏡位的銜接感覺有點怪(一開始黑白轉彩色的那顆鏡頭倒相當有效也有力),不過還是頗值得一看,而且聽說那棟房子現在還在耶……(重點再次被帶偏,但物是人非這一點確實也正是這部片本身的「色彩」或「音調」啊)。
Sunset Boulevard《日落大道》
找一位年華不再的大明星來演一位年華不再的過氣大明星委實 hit too close to home,完全可以理解許多女星不願或不忍接演這部片,但葛洛莉亞史璜生接了,她踏進了那棟荒廢大宅,一步步走下大道走下片場走下那道令人難忘的階梯,在日落之前迸發出無法逼視的光與熱,滿天紅霞如血。我對那段時期的好萊塢一無所知,但一直想到 Angela Carter 寫過的電影世界——短篇〈影子商人〉裡的迷離虛無,長篇《明智的孩子》裡的鋪張瘋狂,彷彿都可以濃縮、總結在那個游泳池,真心造夢的努力和把夢活成現實的扭曲,已經分不出何者更虛偽更諷刺。大明星戲內戲外都活在眾神殿,你幾乎不用查資料也想得到佈景裡滿滿圍繞著 Norma Desmond 的照片和海報就是史璜生過去的自己,而 Norma 信手拈來隨口拋出的許多鼎鼎大名其中一些居然 as themselves 直接登場,戲分明確的 DeMille 自不消說,我後來才知道女主角的牌友之一竟是 Buster Keaton 只能罵自己有眼不識泰山。旁白視角的使用也非常精采,最後發現幾十年後某部片的某一招居然早就出現在這裡真是震撼又佩服(抱歉為了避免爆雷我只能含糊其詞),總之這部片是一記(或一串)重拳,不建議跟其他嚴肅或憂鬱的片子搭配服用,幸好同一天我緊接著看的是……
Some Like It Hot《熱情如火》
非常巧妙有趣的喜劇,傑克李蒙和湯尼寇蒂斯的女裝扮相令人捧腹但並不醜化,反而有種可愛的說服力(?),而且看他們穿著高跟鞋數度演出狂奔逃命的追逐場面我簡直有點敬佩兼同情。寇蒂斯作為負責「異性戀正統」戀愛情節的男主,海灘上假扮小開的那場戲最為精采,但李蒙與富豪老媽寶熱舞一夜探戈之後的情節和情緒變化更是天外飛來的超級變化球,令人驚奇絕倒。夢露依然性感美麗魅力四射,後來看資料得知她拍這部片時其實懷有身孕,難怪模樣比之前豐腴——但我們也知道夢露沒有小孩,所以這顯然又會是其中的一次流產,唉;再看到 IMDb 上說她拍一場戲動輒要幾十個 take、或者一句簡單台詞都會說錯無數次,真的覺得很難過,顯然當時夢露的狀況已經不好,三年後她的人生就將走到盡頭,媠人無媠命啊。但總之這部片本身我超喜歡,就更無法理解後來同樣比利懷德導演、同樣傑克李蒙主演的《公寓春光》為什麼那麼無聊(但還那麼受歡迎)了,哈哈哈哈。
All About Eve《彗星美人》
劇本很棒,演員更棒,每個人都超精彩啊我的老天,雖然安坐在座位上但我有種跪著看完全片的感覺。才華洋溢、心高氣傲、難纏情緒化又暗藏著洶湧不安全感的大牌女演員 Margo 根本非貝蒂戴維斯莫屬;層次豐富、面貌多變、難度很高的 Eve 也被 Anne Baxter 發揮得非常過癮,收放自如,這其實是很容易演得太過火的角色(何況這本身已經是個相當狗血的故事和世界),但她拿捏得恰到好處;連起初似乎沒什麼特色或重點的 Karen(Celeste Holm)都愈來愈耐看,稱職擔任著毫不花俏但十分關鍵的配角。三個能量同樣強大但各自像火、像水、像風的女演員達成奇蹟般的平衡,加上三個實力堅強的男演員點睛陪襯,每一場戲、每一句機鋒台詞都火花四射,看得我目不轉睛一再在心裡喝采讚嘆(& 下跪)。Margo 與 Eve 之間看似無可轉圜的爆炸性衝突解決得讓人有點意外但也有點鬆了口氣(可能編劇有點對劇中人心軟了哈哈,畢竟這又是一個可能 cut too close to the quick 的劇本),何況結局的亮點不在那裡而是稍後。反正是一部讓我徹頭徹尾折服的電影,還驚喜一瞥年輕生嫩的夢露,對我來說正是這次影展最完美的結束。
最後順帶一提,這次我看到的字幕翻譯有些不甚理想,《摩洛哥》和《日落大道》的錯誤都很多,《八月之鯨》更是……(深呼吸)……匪夷所思(以下省略兩千字)。當然這絕不是說我自己就不會犯錯,像前幾個月看奇幻影展時我提過後來發現《黑幫龍虎鬥》有一句我會錯意,這次《靈慾春宵》也被認真的觀眾指出我把 associate professor 翻成助理教授(應該是副教授),虧我還在 podcast 誇口這部的字幕我做得多投入,對不起大家嗚嗚嗚。不過也要順帶一提的是,其實這些抓出來的錯誤金馬那邊都會做修正,如果之後這些片子有機會再放映至少就不會重蹈覆轍,所以各位看影展若注意到誤譯的話請不妨多多反映,也算是幫助譯者和字幕負責人,同時造福未來的觀眾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