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關於我的二三事信箱。留言隨手貼臉書粉絲頁(aNobii 太爛了所以舊書架現已停止更新)。
聊書聊電影的 podcast「連連看」(另在 Castbox 可以找到連連看之前的舊集數)。

2025/04/17

影展限時批:金馬奇幻 2025(3/3)

(注意:以下劈頭就有 The Things You Kill《我親手殺死的》爆雷可能,雖然不直接談到情節但會觸及敘事手法,請斟酌閱讀ㄡ)


可以說這部片是土耳其版的 Fight Club 嗎哈哈哈,總之片子進行到中途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導演一直把鏡頭拉得那麼遠,而且散場後聽到一些觀眾的反應也顯示這操作算是成功,雖然個人覺得或許也不用那麼刻意啦,中途那個轉折(和後來的再轉折)其實已經相當清楚了,但話又說回來,這種幾乎隔岸觀火、霧裡看花的距離確實跟這個劇本本身的意圖相輔相成←顯示為想很多的觀眾。

誠然,家族情感的糾結,被迫長久壓抑而脆弱不堪的男性 ego,暴力的「遺傳」,甚至深陷其中可能既是受害者、加害者、也是共犯的人(男女皆然)……這些都不是新鮮的主題,但《我親手殺死的》面對這個很容易陷入激憤窠臼的題材,以相對沉緩的步調及語調做了有力而不俗的演繹;在那個忽隱忽現、緩緩揭露的脈絡下,片尾所暗示的新生命的可能反而是令人憂懼而非充滿希望的,這點十分精采。尤其跟本片導演 Khatami 共同編導、節奏更快風格更尖銳直接的前作 Terrestrial Verses《我還有話說》相較之下,我認為《我親手殺死的》更顯成熟,令人相當期待他未來的創作。

最後順帶一提,雖然本片故事發生在土耳其,但男主角老家(尤其那個庭院!)和整片遼闊乾燥的黃土山谷都讓人強烈想起曾透過電影見到的伊朗,或許跟 Khatami 自己的出身有關吧?仔細想想,生在伊朗、現居西方的導演此作將背景設定在土耳其也是略顯不尋常、有點耐人尋味的選擇(更別提片子一開始第一個打出的字樣居然是波蘭某某機構之類的,害我瞬間差點懷疑自己是否買錯票或跑錯廳),就不知是否跟尋找演員或資金的考量有關了←再次顯示為想很多的觀眾。

2025/04/11

影展限時批:金馬奇幻 2025 (2/3)

對於不熟悉 Cronenberg 作品的觀眾如我,這屆奇幻真是藉故(?)補課的大好機會,除了自己經手的那三部片趁工作之便看完不只一遍,我另外還買了可惜沒接到翻譯的 Dead Ringers雙生兄弟》的票,並且——在剛剛幾小時前近乎恍惚地走出影廳之後——深感先前的遺憾其實是塞翁失馬,因為能在泰坦廳的大螢幕上看到這部片實在是太讚太爽太過癮啦!!還有就是,我以為經過《變蠅人》的酵素洗禮(?)後 Cronenberg 已經嚇不到我,殊不知我實在太小看老柯(誰呀),原來《雙生兄弟》根本曾被不只一家媒體選為影史最可怕的 25 部片之一耶嗚嗚嗚嗚早說嘛!(但聽說這部片當年在美國和加拿大的票房都失敗?這真是太令人傷心了它現在完全是我最愛的Cronenberg作品。也許就像今天散場時,我聽到一個年輕女生語帶震撼地對朋友說的:他真的走得好前面喔……!)


當然,不同於《變蠅人》毋庸置疑的 body horror,《雙生兄弟》更偏向心理驚悚,至少片子的前半段是這樣,儘管可能感覺沒那麼恐怖,相對來說吸引甚或勾引恐怖片愛好者的因素也可能沒那麼強烈,不過沒關係!因為 Jeremy Irons 實在、實在、實在太精采了簡直光靠他就可以撐起一整個大銀幕,雖然小時候我曾經喜歡他,但恐怕直到 N 年後的現在我才真正見識到 & 深深折服於鐵哥(誰啦)身為一個演員的實力,收放自如彷彿不費吹灰,分寸精準掌握得恰到好處(尤其這是一個太容易狗血誇張的劇本),沉穩又耀眼——就像他那副壯年的肉體(喂!呃,不是啦,我是說這次才意外發現他身材其實頗結實,不是印象中誤會的那種英倫書呆瘦竹竿)。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 Geneviève Bujold,雖然戲份不算多(查了一下本片歷來的得獎紀錄,她在女主角和女配角項目都被提名過),但我認為她表現得非常出色,特別是在這個故事的這個位置上,這個角色其實很難,怎麼說,保持住自己的存在而不被弱化、刻板化或妖魔化,尤其面對強大的男主角她還得一個打兩個(欸不是),但 Bujold 做到了而且做得不卑不亢令人難忘,我十分佩服。

再回來講 body horror,前面說《雙生兄弟》走心理驚悚路線其實是騙你的(誤),至少對生理女性如我來說,這種婦科醫生的存在本身就是超級恐怖的 body horror(無誤 )。隨著劇情進展,我們看到逐漸失控的醫生對病患被內診造成的疼痛嗤之以鼻,而身體被當成純粹客體、感受被當成歇斯底里的女性病患也只能唯唯諾諾,這一幕無比具體、現實、且赤裸地呈現了幾十乃至上百年來、不只診間更是各種場域的權力關係(以及穩穩立足於精英階級的 WASP 男人如何可以 get away with anything,何況他還說著一口純正的 Queen's English)。當然更不用說等到那組有著精緻無比設計圖的手工打造的醫療級不鏽鋼器材放在手術台上、眼看就要用在麻醉中毫無知覺毫無防備的女體上時,我真的差點崩潰到奪門而出……(內心尖叫超過 120 分貝)……所以等到同一套器材準備施用在男人身上時我幾乎是幸災樂禍的,各位在場的男性觀眾終於輪到你們一袋米要扛幾樓了!

最後講幾件劃錯重點的小事。

1. 根據 IMDb,Cronenberg 本來屬意的 Mantle 兄弟*第一人選是 John Hurt,個人很讚賞老柯對此的品味(大力拍肩),但 Hurt 因為檔期衝突只能抱憾推掉此片。又不過同樣根據 IMDb,Robert De Niro 也回絕了這角色,真的假的 WTF???他的型未免差太多吧我連想都不願意去想像,幸好最後我們得到的是Irons!

2. Cronenberg片中提及某某領域的成就或翹楚時,常用一個平時我們在電影裡很少聽到、幾乎顯得格格不入的詞,就是「北美」(笑)。想來這是同為英語圈、南邊又有個超強大鄰居的加拿大的困擾,比方隨便一部美國片,說誰誰是全美最好的醫生/科學家之類大家都理所當然,但換到這裡如果說「加拿大最好的」,彷彿就有點顯得缺乏說服力或權威性……?

3. Cronenberg 片中的男人常有嚴重的職業倫理問題,《雙生兄弟》裡跟女病人發生性關係的婦科醫生就不用說了(不過我得承認 Claire 和 Bev 那場動用大量止血鉗的床戲令我當場瞳孔放大,從演員收斂但更顯激烈的聲音神態到整個場景的設計都留下極深印象,腦中不禁再次浮現「虧你想得出來」這個 hashtag (?)),光是我這次翻的三部片裡就有兩個跟自己學生上床的男教授(雖然最新近的《裹屍布》裡藉女角之口吐槽了一句「換成現在他早吃官司了」),不知這算是那年頭司空見慣的流行實況(?)還是老柯多少意在諷刺。仔細想想這些男人根本缺乏跟女性正常相處往來的能力(說女性是因為就劇情看來他們都是異性戀,然後我說正常的意思是完全不必涉及性愛),作為極端例子(但並非特例)的 Mantle 兄弟尤其明顯,就算看起來功成名就見多識廣又怎樣,我好想叫他們走出門去真正看看世界喔,不要整天只低頭盯著自己的老二了,好ㄇ?



-----
* 所謂現實比虛構更離奇再一次得到驗證,這部片的雙胞胎婦科醫生竟是有真人為本的,我還查到1975年(!)刊出的一篇曾去那診所看病的女性所寫的文章……

2025/04/07

就戰鬥位置

就戰鬥位置
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這麼說
就戰鬥位置
這輩子都沒想過的事情可多著
就戰鬥位置
究竟世界太荒謬還是想像太薄弱
就戰鬥位置
考驗就要來了,錯
已經來了早就來了根本沒有不來過

就戰鬥位置
不分上下難辨左右
就戰鬥位置
忽焉在前倏爾在後
就戰鬥位置
不必東張西望因為不能回頭
就戰鬥位置
你現在收看的是危急存亡之秋
一葉知秋如隔三秋
我說這座島怎麼老是冷涼卡好個秋

就戰鬥位置無論你在哪裡
就戰鬥位置如果你想繼續是你
就戰鬥位置
就戰鬥
就追求
就自救
救救就喊破喉嚨在這魔王迷宮
不知道多久
不管要多久
就站起來鬥,在還能
站起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