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關於我的二三事信箱。留言隨手貼臉書粉絲頁(aNobii 太爛了所以舊書架現已停止更新)。
聊書聊電影的 podcast「連連看」(另在 Castbox 可以找到連連看之前的舊集數)。

2020/12/25

葛綠柯植物誌 (5): The White Rose

〈白玫瑰〉

這是大地?那麼
我不屬於這裡

亮著燈的窗內你是誰
此刻掩映在行路人樹*
閃動的葉影裡?
你是否會存活,當我
在這第一個夏季後死去?

整夜,樹的纖細枝條
在明亮的窗外窸窣欠動。
解釋我的生命吧,不做任何表示的你,

儘管我在夜裡向你呼喊:
我不像你,我只有
這具身體作為聲音;我無法
消失在沉默裡——

清冷的早晨
在黑暗的地表
我的聲音迴響飄散
白色漸漸被黑暗吸納

彷彿你畢竟做出表示
要說服我你也無法在此存活

或者告訴我你並非我呼喊的光
而是其後的闃黑


The White Rose

This is the earth? Then
I don't belong here.

Who are you in the lighted window,
shadowed now by the flickering leaves
of the wayfarer tree?
Can you survive where I won't last
beyond the first summer?

All night the slender branches of the tree
shift and rustle at the bright window.
Explain my life to me, you who make no sign,

Though I call out to you in the night:
I am not like you, I have only
my body for a voice; I can't
disappear into silence--

And in the cold morning
over the dark surface of the earth
echoes of my voice drift,
whiteness steadily absorbed into darkness

as though you were making a sign after all
to convince me you too couldn't survive here

or to show me you are not the light I called to
but the blackness behind it.



-----
* Wayfarer's tree 又稱 wayfaring tree,學名 Viburnum lantana,中文叫綿毛莢蒾,但這名稱傳達不出英文俗名的行路意象,所以此處選擇字面直譯。

2020/12/18

葛綠柯植物誌 (4):The Hawthorne Tree

繼續 Glück,繼續採收《野鳶尾》裡的草木(笑)。我發現對我這種喜歡植物的人,以植物為題的詩相對容易掌握,尤其有助使她筆下的簡潔意象更加鮮活、躍然眼前。


〈山楂樹〉

肩並肩,而非
手牽手:我看著你們
走在夏日庭園——無法
移動的東西
學會看;我不需要
緊跟你們穿過
庭園;人類
四處留下情感的
記號,花
散落在泥土小徑,一朵朵
白的金的,有些
輕輕被晚風
掀動;我不需要
一路跟到你們此刻所在
有毒的田野深處,也知道
是什麼讓你們逃離,人的
激情或憤怒:除此還會是
什麼原因,你們丟下
手中的一切?


The Hawthorn Tree

Side by side, not
hand in hand: I watch you
walking in the summer garden--things
that can't move
learn to see; I do not need
to chase you through
the garden; human beings leave
signs of feeling
everywhere, flowers
scattered on the dirt path, all
white and gold, some
lifted a little by
the evening wind; I do not need
to follow where you are now,
deep in the poisonous field, to know
the cause of your flight, human
passion or rage: for what else
would you let drop
all you have gathered?


2020/12/11

葛綠柯植物誌 (3):Violets

繼續每週一首 Glück。其實我鮮少讀英詩,更幾乎從來不譯詩(因為太困難太麻煩了啊沒事何必),不過這幾星期下來忽然發現,以翻譯對詩做深讀、精讀真是非常有趣而且收穫良多……算是同時身為譯者和詩人的某種「特權」?(笑)


〈堇〉

因為在我們的世界
總隱藏著什麼
小而白
小而你稱之為
純淨的,我們不像你
那樣傷逝,親愛的
悲痛的主;你
不比我們
更迷失,在
山楂樹下,山楂端著
一捧捧凝鍊的珍珠:是什麼
帶你來到這裡,我們
希望你明白,儘管
你跪倒哭泣
一雙大手緊握
如此偉大卻絲毫
不知靈魂的本質
不知它永遠不死:可憐的悲傷的神
你從來沒有靈魂
或者你永不會失去


Violets

Because in our world
something is always hidden,
small and white,
small and what you call
pure, we do not grieve
as you grieve, dear
suffering master; you
are no more lost
than we are, under
the hawthorn tree, the hawthorn holding
balanced trays of pearls: what
has brought you among us
who would teach you, though
you kneel and weep,
clasping your great hands,
in all your greatness knowing
nothing of the soul's nature,
which is never to die: poor sad god,
either you never have one
or you never lose one.



-----
* 關於山楂(引自維基詞條):
In Gaelic folklore, hawthorn (in Scottish Gaelic, sgitheach and in Irish, sceach) 'marks the entrance to the otherworld' and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the fairies.
哇這真是太有趣,感謝詩人阿芒指出這一點。然後我立刻聯想到 The Buried Giant 裡那叢令我好傷心又難忘的山楂!!

2020/12/07

民工藍調

因為之前讀過題材類似的作品比方《低端人口》,對《不存在的三億人》這本書原本並沒有太多期待(也所以拖拖拉拉到它出版後半年才買來翻開),但一讀之下發現意外的吸引人。比起,對,比方《低端人口》,《不存在的三億人》實在好看太多,無論內容的紮實程度與可讀性、脈絡的爬梳整理、細節的觀察分析、乃至作者的誠意(笑)都遠遠勝出。

這是《不存在的三億人》日文版的目錄頁,
我喜歡這張圖片勝過中文版的封面,故此處選用之

當然,首先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三億人》的山田泰司不但自己會說中文,而且從學生時代開始就在中國住了很多年(中間曾在香港工作,也曾短暫回到日本),除了現居地上海之外也跑遍周邊不少「窮鄉僻壤」,有(以中文)直接從生活周遭擷取、吸收資訊的能力,更與許多市井小民互動深交;不像《低端》的 Patrick Saint-Paul 基本上生活在 expat 的舒適泡泡裡,只是不時帶著翻譯前往「鼠族」所在的地下「探險」,如此做出來的報導就算不說帶著獵奇色彩吧也難免隔靴搔癢不得要領。其次,也許因為此書的篇章本來是在日本報刊上連載的專欄,行文語調相當持平、沉穩、甚至乍看搞不好有點無聊(笑),簡單說就是以盡量平鋪直敘、明瞭易懂的方式向很可能並不清楚中國社經現況、日常生活、用詞習慣等的日本讀者解釋——解釋什麼呢?這就是重點了,也是我覺得在看似四平八穩的文章下,山田其實不只於公(做為報導題材)關注、於私(做為朋友、甚至做為萍水相逢但某種程度上「同病相憐」的邊緣人)也非常關心的一群人:生活在法律夾縫中,努力拚博謀生,並以他們「3K」(日文稱「辛苦、骯髒、危險」)的勞動支撐起上海(及其他重要城市、重大工程)光鮮亮麗一面,但卻被視而不見、被鄙夷嫌棄、甚至被「用後即丟」的農民工。

農民工這題材本身並不新鮮,成因也一點都不稀奇,簡單說就是由於中國農村——或不見得是務農的村莊,也包括缺乏經濟活力和活路的地方城鎮——難以謀生,大量青壯人口湧入上海、北京這類的一級大城市,除了立即直接的賺錢餬口養家(故鄉的父母、手足或妻小),也希望能為自己(乃至下一代)找到、儲蓄、開創更好的未來。*《三億人》這本書之所以好看,我認為在於作者「地味」(日文「樸素不起眼」之意)、但也因此「貼地」的視角:一方面他自己身為上海住民,許多日常民生的變化——如房租的飆漲,物美價廉小吃店的消失,上海本地人對「農民工」的排斥不屑——都有第一手的經驗和體會;另一方面,書中幾個反覆出現的人物都與他多年相識,因此他能在他們生活的高低跌宕中抓到某種見微知著的趨勢(如 2015 年以降,這些本來就已經過得夠艱辛的人們的收入開始緊縮,同時城市的政策也開始緊縮,在經濟上和物理空間上硬生生將他們擠出去),再搭配他對大環境的整體觀察,會得出相當合理而令人嘆息的結論。

當然,山田的身分畢竟是外國記者,你可以說他終究是個事不關己的「局外人」,但他在力求理性客觀的字裡行間,不時(或者不慎?)流露出對筆下人物/朋友的關懷、惦記甚至感佩其實有點感人,而且那絕對不是紆尊降貴的「同情」,毋寧更接近某種天涯飄零、相濡以沫的共感。我尤其喜歡他對各種生活細節獨具隻眼的觀察——比方所謂「吃起來有蠟燭味」的吐司麵包(也就是製作過程中使用了來源不明的「地溝」奶油/乳瑪琳;至於山田怎麼知道蠟燭吃起來是什麼味道?他也有實事求是地說明童年的某次奇妙經驗):是誰在買、在吃?跟階級、出身有什麼關聯?甚至跟高速鐵路開到哪裡又有什麼關係?還有書中提及「留守兒童」的章節,讓我強烈想起榮光榮試圖挖掘貴州畢節留守兒童自殺事件(但失敗而充滿驚懼絕望)的紀錄片《孩子不懼怕死亡,但是害怕魔鬼》——並替山田捏一把冷汗:幸好他跑去到處拍照片、還跟小孩一起混的那鄉村顯然沒出過什麼事,否則以他身為外國記者的敏感來歷,恐怕就不是只是被村民誤會斥罵一場能解決的了……

這此作原著出版於 2017,但書中人們的故事顯然還在/必須繼續,「生活無以為繼者的藍調」(日文原名)恐怕仍在低吟。闔上最後一頁,我真的很想知道——不是以「聽故事」的「好奇」,而是希望繼續能有山田泰司那樣低調樸素而實在的觀察——後來呢?



-----
* 順帶一提的相關參考閱讀:個人推薦《十億民工進城來》,當時讀到此書指出中國如何在修辭或理論上推崇、重視農業,實務、政策上卻犧牲農民作為城市繁榮發展的代價或燃料,頓時有醍醐灌頂、恍然大悟之感。

2020/12/04

葛綠柯植物誌 (2):Lanium

繼續 Glück。跟上星期一樣隨機挑一首。這次覺得比較難翻,因為 Glück 的用字都很簡素而這首更短,更不好掌握……但我喜歡植物所以還是乖乖認真譯下去,沒有另外換一首。


〈野芝麻〉

當你有一顆冷的心,你這樣活。
像我:陰影裡,爬過冰涼的石
在高大的楓樹下

太陽很少碰觸我。
有時在早春我看見它遠遠升起
然後樹葉長出,將它完全遮住。我感覺它
在葉間閃耀,忽隱忽現
彷彿有人拿金屬匙敲打玻璃杯身

並非所有活物都同樣
需要光。有些我們
做自己的光:一片銀葉
像一條沒人能走的小路,像淺的
銀湖在高大楓樹下的黑暗裡

但這你已經知道了。
你和其他人認為
你們為真實而活,因此愛
一切的冷


Lanium

This is how you live when you have a cold heart.
As I do: in shadows, trailing over cool rock,
under the great maple trees.

The sun hardly touches me.
Sometimes I see it in early spring, rising very far away.
Then leaves grow over it, completely hiding it. I feel it
glinting through the leaves, erratic,
like someone hitting the side of a glass with a metal spoon.

Living things don’t all require
light in the same degree. Some of us
make our own light: a silver leaf
like a path no one can use, a shallow
lake of silver in the darkness under the great maples.

But you know this already.
You and the others who think
you live for truth and, by extension, love
all that is cold.

2020/11/27

葛綠柯植物誌 (1):Trillium

話說本來想偷懶買 Louise Glück 的譯本來讀讀就好,結果找了一下台灣和中國的版本都不喜歡……然後就忍不住自己動手了哈哈。


〈延齡草〉

醒來時我在森林裡。黑暗
顯得自然,松樹間的天空
光點密布

我什麼都不知道;只能看
看著看著,蒼穹所有的光點
漸隱合一,成為火
燃燒穿透冷杉
然後就不能再
盯著天看了會引火燒身

是否有些靈魂需要
死亡的存在,一如我需要保護?
我想若我講得夠久
就能回答這個問題,就能看見
他們所看見的,一把梯子
伸出杉林,某種事物
呼喚他們拿命去換——

想想我已經了解的東西。
我醒在森林裡一無所知;
前一刻,還不知道我的聲音
如果有誰給我聲音
會如此充滿悲傷,我的字句
像一連串哭喊。
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感覺悲傷
直到這個詞出現,直到我感覺
雨從體內湧出


Trillium

When I woke up I was in a forest. The dark
seemed natural, the sky through the pine trees
thick with many lights.

I knew nothing; I could do nothing but see.
And as I watched, all the lights of heaven
faded to make a single thing, a fire
burning through the cool firs.
Then it wasn’t possible any longer
to stare at heaven and not be destroyed.

Are there souls that need
death’s presence, as I require protection?
I think if I speak long enough
I will answer that question, I will see
whatever they see, a ladder
reaching through the firs, whatever
calls them to exchange their lives--

Think what I understand already.
I woke up ignorant in a forest;
only a moment ago, I didn’t know my voice
if one were given to me
would be so full of grief, my sentences
like cries strung together.
I didn’t even know I felt grief
until that word came, until I felt
rain streaming from me.

2020/11/03

浮世女子:相見恨晚的成瀨巳喜男

我對日本電影的了解並不深,第一次知道成瀨巳喜男應該是十年前讀舒明+鄭樹森的那本《日本電影十大》,但一直也沒機會看到他的作品,直到最近光點台北的「浮世流雲」影展。因為我反應慢了好幾拍,加上一開始居然搞錯地點跑去光點華山(因為影展 DM 是在華山拿到的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而且那張黑漆漆的摺頁上關於地點的資訊真的印得夭壽小嘛),等到實際站在售票櫃台前時幾部熱門的片子像《浮雲》、《上樓梯的女人》甚至《飯》都已經賣完,最後只挑了三場:《流逝》、《驟雨》、《情迷意亂》,剛好各自對應成瀨電影裡三個重要的主題:歡場女子、婚姻生活、糾結的苦戀,算是一個淺嘗 sample 的概念(?),畢竟我對這位導演基本上毫無概念,能找到的中文資料又少得可憐很難判斷究竟會不會合我個人胃口……但以上這落落長的開場白到頭來都是廢話,因為我看完第一場走出影廳時腦袋裡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天啊有夠好看成瀨實在太厲害我有買到這次影展的票真是太好了!!(然後第二、第三場之後同樣的念頭再度重播,變成讚嘆又感謝的心情哪~)


《流逝》是我一開始就毫無懸念放進片單的首選,除了題材感興趣,那一字排開的華麗卡司也非常吸引人(所以這部片居然票賣得頗慢讓我十分吃驚)。簡單說,這是一個中年藝妓阿蔦(山田五十鈴)和她旗下/家中一群女性的故事,包括女兒、另幾名藝妓、妹妹及其幼女、幫傭,旁及借她錢或提供其他形式援助(至少乍看如此)的姊姊和舊識。情節本身並不算複雜——基本上,就是我們看著色藝兼備、曾經風光一時的阿蔦由於種種因素(包括大環境和個人錯誤的決定)生活過得愈來愈拮据——但各自有著不同背景、個性、處境、煩惱和盤算的女人們交織出一幅質地細密、層次豐富、乃至互相糾結的群像,不論戲分多寡、年輕年長、得意或窩囊,每個角色都讓人目不轉睛目為之眩,鮮活真實簡直就像你生活周遭會遇到聽到的親戚鄰居。我個人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阿蔦那個懶散怠惰的妹妹米子(中北千枝子),從頭到尾披頭散髮一臉萎靡站沒站相坐沒坐相連和服衣領都軟塌歪敞到不行,由內而外徹底又具體地呈現了人物的性格。除此之外,染香(杉村春子)的愛吃、碎嘴、迷信和貪小便宜透過幾個簡單片段便活靈活現,跟奈奈子(岡田茉莉子)一起醉醺醺從宴席上回來那場戲的重重轉折更是精彩之至;溫和親切、彬彬有禮又盡忠職守的女傭梨花(田中絹代)看似完全不起眼,卻逐漸成為這個家不可或缺、帶來穩定力量的存在,跟田中這位身材嬌小相貌溫婉、實則性格剛烈氣場強大的一代女優本人甚至有所呼應。主角阿蔦自然不消說占了全片最多篇幅,大部分時間我們看到她優柔寡斷坐困愁城,但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後來發現她的確如新人藝妓指控的偷偷剋扣她們的出場費(因而並非、或至少並不完全是別人口中/觀眾眼中的爛好人),讓這個人物多了更複雜立體耐人尋味的面向;而接近片尾時阿蔦彈奏三味線的那一幕更是一招後勁十足的無影手,看似什麼事也沒發生的畫面與樂聲卻彷彿濃縮了整部片的五味雜陳一言難盡,令人深深震動、久久難忘。

《驟雨》本來不是我的第一志願,但是題材類似、也同為原節子主演的《飯》出乎意料迅速完售,於是我在排得出時間的場次裡選了它。可能因為它不像這次影展的其他片子「資歷顯赫」得過這個獎那個獎,加上夫妻、家庭之類的主題一般來說並不吸引我,原先我對這部片沒抱什麼期待——結果卻得到了一份愉快的驚喜。尤其我是在《流逝》的同一天稍後看《驟雨》,儘管覺得《流逝》很棒但它畢竟風格沉鬱(換句話說就是看完心情難免有點悶),第二部輪到《驟雨》這樣基調輕鬆、略帶諷刺的小品真是完美的調劑,只能說我運氣太好了 ❤ 之前只在小津安二郎的作品裡看過女神一般賢淑典雅的原節子,這回卻在電影開場不久就看到她飾演的郊區主婦文子跟老公假日在家相看兩厭地拌嘴嘔氣(更別說後來屢屢以穿著襪子趿著拖鞋的土氣造型到處跑),之瑣碎家常百無聊賴真令人耳目一新(大笑)。新婚姪女跑來訴苦那場戲更是絕妙,起初文子完全站在過來人的角度半調侃半開導地勸解(哎唷男人都這德性啦,其實沒妳想的那麼嚴重啦,習慣就好之類),結果老公回家加入討論之後她忽然話鋒一轉,句句都意在言外項莊舞劍,實在令人忍俊不禁(再度大笑)。除了看似平淡重複、卻正是婚姻日常實錄的對話和細節,我也非常喜歡片中呈現的種種(1950 年代日本都會郊區的)生活質地,包括社區鄰里關係的麻煩,小家庭獨棟房屋的格局,客廳裡炭火盆之重要,廚房怎麼引水洗滌,還有天呀原來那年頭就有擠死人的通勤電車了……片子的結尾也出人意表不落俗套,淡淡岔開一筆輕盈靈巧,是為不收之收,餘韻無窮。

若光看劇情介紹,《情迷意亂》其實相當「通俗劇」:年紀輕輕就守寡的女主角森田禮子(高峰秀子)十幾年來全心為夫家打拚奉獻,服侍公婆、經營家業、照顧小姑小叔,到頭來卻在小姑等人各自的利益算計中被當成礙事的外人;在這節骨眼上,幾乎是被她一手帶大、相差 12 歲的小叔幸司(加山雄三)又終於/突然忍不住向她表白愛意,讓事情(和禮子的心情)更加複雜。說通俗劇是真的很通俗劇啦,而且不倫苦戀之類的故事其實很容易搞得陳腔濫調,但成瀨的處理頗具巧思(看看那趟為人津津樂道的火車旅程!),片中店裡店外、不同居家環境等充滿時代感的空間與物質細節再次深深吸引我(比方森田家的矮桌、火盆、茶壺 v. 小姑夫婦家裡的沙發與咖啡,又如禮子在同一個客廳作為當家長媳招呼小姑 v. 後來表示去意時的相對位置),何況高峰秀子的表現實在太令人著迷穩穩撐住整部戲——加山雄三演看似玩世不恭嘻皮笑臉的么兒也很適合,但可能他那種型不是我的菜(哈哈),總覺得跟高峰秀子比起來還是差了一截。因為這次我總共也只看到兩部有高峰秀子的片子,從《流逝》的青春秀麗立刻跳到《情迷意亂》略顯歲月痕跡的人婦雖然有點突然,但同樣充滿銀幕魅力而且讓人意猶未盡。啊!說起來「意猶未盡」就是我對這回浮世流雲影展的整體感想,三部實在太少了,其實影展總共只選了十部也真的不多,好希望很快能有機會再看到更多成瀨的作品(拜託)!!

2020/09/15

遇佛吃佛


前陣子在一個需要大量等待的場合,我帶了這本書在手邊讀,渾然不覺時間流逝、四周人來人往。到某個需要暫時放下書的環節,一位瞄到封面的工作人員也許是想找話題閒聊、或者也許真的對奇特的書名感到好奇,於是問我:「這本是小說嗎?還是介紹美食的?」

「呃,不是,」還沒回過神的我一時不知從何說起,只能簡單回答:「這是講西藏歷史的。」

當然,這答案不算錯,只是我自己很介意它的不準確、不完整,而且那短短幾秒的空檔也不可能給人家來篇書介或書評,更何況……關於西藏(又譯圖博)的千頭萬緒、前世今生,又有什麼是能用三言兩語交代完的呢?

(關於 Tibet 在中文裡究竟該翻成什麼,我自己所知不多無法置喙,找了兩三篇相關文章放在這裡供大家參考:
該稱「西藏」還是「圖博」?
你看,即使連譯名都是一個需要詳細爬梳討論、無法一言蔽之的問題啊……)

那麼,Eat The Buddha 這本書究竟是關於什麼呢?比較準確、比較完整的說,這是資深記者 Barbara Demick 的最新作品(台灣讀者對她可能不陌生,因為她的前作之一 Nothing To Envy 有繁體中文版《我們最幸福》),以多趟實地探查與訪談為經、透過各種管道蒐羅的文獻資料為緯,交織好幾位包括男女老少、不同階級不同出身背景的藏人的口述歷史為主軸,透過這些有血有肉、甚至有生有死的個人,描繪 Ngaba 這個城鎮從 1958 年至今的故事。至於 Ngaba 是哪裡呢?它又拼為 Nwaba,中文叫阿壩,位在今天的中國四川,是「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一個縣(縣治也是同名的阿壩鎮),但我個人不太想用中文稱呼它,所以選擇書中的英文拼法 Ngaba。歷史上的藏地其實不僅限於現在所謂的西藏省,也涵蓋四川、甘肅、青海等省的一部份,傳統上分為衛藏、康、安多三個地區(拉薩在衛藏,Ngaba 在安多),各地區不但口音、民風各異,也曾有大大小小不同的統治勢力林立,如本書第一個口述歷史的主角 Gonpo 就是 Ngaba 王室的女兒;但 Ngaba 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知名之處,至少原先是這樣,直到近年因為一個悲傷的理由頻繁出現在國際新聞——自焚的藏人,很多都出身於這個地區。

是不是?講到西藏,話題就容易變得好沉重,畢竟這個民族近百年來的際遇就充滿種種動盪與苦難(當然他們「隔壁」的維族、蒙族又何嘗不是)。但諷刺的是,有時候,如果你從遙遠的、「客觀」的歷史角度來看,當一個群體的苦難太大又持續太久幾乎成為常態,那就好像變成一種抽象的、幾乎令人麻痺的東西。而我認為 Demick 這本書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就在於那一段一段娓娓道來、可能驚心可能心碎、但敘事語調始終維持平實平穩的故事,讓抽象的、隔膜的東西重新變得具體、清晰、可以理解和想像,因為那些都是被活生生的人哭過、笑過、目睹過、經歷過的事件和歲月:不管是曾貴為公主、熬過文革和下放、嫁了漢族丈夫中文流利、如今卻流亡海外一家離散的 Gonpo;曾擔任藏族學校的老師和校長、後來變成政治犯、最後輾轉來到印度在達賴喇嘛尊者辦公室任職的 Tsegyam;容貌姣好卻人生多舛的市場小販 Pema 和她的子姪輩們(其中一人將死於中國武警的槍下);身障的單親媽媽 Sonam、她的獨子 Dongtuk、和 Dongtuk 的友伴們(其中很多人也將早逝);還是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的帥小伙 Tsepey,在被捕即將下獄的最後一刻驚險逃脫……書中每章按照編年時序,細緻巧妙地將這些人的故事串接在一起(Demick 且強調她盡力查證,口述歷史的部分都有其他人的證詞或文獻資料可考,並非只是一面之詞),就像一幅長長的畫卷或織毯,其中每個角落單獨來看只是片段,但當你抬起頭,才發現它已經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述說了一段長達數十年的歷史……

從對藏人來說「時間崩毁」的 1958,人(禍)定勝天(災)的大躍進,家破人/馬亡的文革(書中不只一次提到,傳統上藏人談及戰爭或災難的傷亡數字時,除了人命也常會特別列出馬命),似乎可以逐漸嗅到開放空氣的 80 年代,天安門之後管制如金箍咒應聲變緊的 90 年代,到不堪壓迫與歧視的反抗再起、愈是鎮壓愈多人前仆後繼自焚明志的 2000 年代至今……西藏的當代史充滿種種血淚斑斑的光怪陸離。就像「吃佛」這個乍看荒謬、事實上極其具體、甚至充滿「象徵意義」的事件/意象一樣(至於它究竟是什麼意思,讀到書中第二章你就會知道)。

而這段歷史依然在持續中。書裡這些故事的主角們,到書末依然在努力面對不知會如何的未來,就像藏地內外的許許多多藏人。西藏處境是個極其糾結棘手的難題,尤其因為牽涉到多個大國赤裸醜陋的政治算計,也許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或願意關心注意的。但 Eat The Buddha 這樣一本書仍是值得一讀的,因為它以流暢的文字、容易接近的方式切入這個困難的主題,讓大敘事之下常無法被看見的渺小個人有機會發聲、成為主體,於是我們有機會聽見他們,有機會終於知道:一切並不遙遠,「他們」也可能就是「我們」,不管「我們」身在西藏、新疆、還是任何其他一個地方。

2020/05/11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金都》

從去年金馬影展那時我就很想看《金都》,偏偏在台灣苦無動靜望穿秋水,好不容易上周末「居然」上片了,我二話不說立刻奔向戲院。嗯,果然沒有失望,考慮到這是年輕編導黃綺琳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更顯出難得的成熟穩妥,節奏掌握得宜(看到有影評提及是老手張叔平的剪接為此片大大加分),演員也表現稱職。個人尤其喜歡作為片名、場景、中心象徵的金都商場在片中不只是抽象意義、也是世俗市井的實質存在,這種充滿人間煙火的街頭巷尾、生活細節,對我來說一直是香港作品中特別吸引人的滋味所在。

(以下有微雷,如果你不想事先知道這部電影的任何情節發展請趕快跳出去喔,快去看了我們再來聊)


一如金都商城聚集了婚慶相關商品及服務的店家,《金都》的故事也聚焦在婚姻這個主題,只是女主角張莉芳面臨的困境跟一般影劇或小說裡慣常描寫的「大齡適婚女子」不太一樣:她不是光鮮亮麗事業有成的「女強人」,但至少有著穩定的工作和生活;並不特別想結婚,但也不是空虛寂寞冷的「敗犬」,事實上她有個穩定拍拖將近八年的男友 Edward——跟金都所在地點「太子」的英文名 Prince Edward 同名,就是那個號稱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王者之聲》喬治六世的哥哥——也已經住在一起有如老夫老妻(片中女的拖地男的蹲馬桶那段無聊的拌嘴簡直家常寫實到不忍直視)。阿芳不覺得現況有什麼特別需要改變,只是男方母親對兩人同居有點意見,於是 Edward 說欸那我們結婚吧。一切聽起來都挺好挺順遂挺水到渠成,只不過有一個問題:Edward 不知道阿芳多年前結過婚,確切說來是假結婚;更不妙的是阿芳也不知道自己居然還是已婚身分,當初仲介假婚姻的中間人沒有依約幫她辦離婚,假結婚的對象——想藉此申請香港居留的中國人——根本不認識也當然沒連繫天知道在哪裡。如果要單方面申請離婚,手續曠日廢時(起碼要兩年!)是一大麻煩,屆時結婚證書上會註明你是「離婚人士」(我真的很想問究竟為什麼?!)是另一個麻煩,更麻煩的是阿芳就這樣進退維谷有口難言的同時,男方自顧自繼續在緊鑼密鼓進行婚事,婚也求了(當然一定要有鑽戒和鮮花和單膝下跪和一堆鼓譟的朋友),新房也(不用)準備了因為就是他們同居的那處小公寓,未來的婆婆也一再邀約未來的親家要討論擺酒設宴,儘管阿芳根本不想辦喜宴,而且跟原生家庭的關係非常疏離……

坦白說,雖然片子拍得很好,或者該說正因為片子拍得很好,我常會看著看著忍不住翻白眼,因為那些糾結啊、彆扭啊、尷尬不滿啊實在太真實太常見太能想像了,尤其那個女主角吼……做事的方式和面對婚姻等問題的態度不巧正是我個人最受不了的那種,也就是說如果她是我朋友恐怕會被我罵到臭頭(或者我會馬景濤上身瘋狂搖晃她肩膀)。而且她那個男友!好啦看起來人是不錯——這絕對是飾演 Edward 的朱栢康的功勞,他恰到好處的分寸拿捏讓這個頗有點煩人的傢伙又不失有點可愛,否則這角色其實很容易變成一面倒的惹人厭——但總之他 1) 緊迫盯人 2) 管東管西 3) 醋勁超大 4) 跟原生家庭關係密切過頭毫無個人界限獨立空間,簡直四大皆中徹底踩到我的地雷啊(爆炸)!咳,說正經的,我覺得結婚這檔事常常搞到當事人雞飛狗跳筋疲力盡,除了因為它牽涉到兩個人乃至兩個家庭(甚至家族)就此正式連結,牽涉到金錢,牽涉到常常不只是義務的「義務」和常常直接跟權力呈正相關的權利,牽涉到種種連當事人自己可能都不熟悉、不清楚、不相信的繁文縟節,更因為當然它本身就是件大事——我說大事,不是指「男大當婚女大當嫁」有任何先驗的必要性,而是認為你一旦決定去做了,它就是(或應該是)一份嚴肅的承諾和重要的合約。於是面對這個關卡,很難不牽動人對自己人生整個思前想後、瞻前顧後的「總體檢」,過去的缺憾或包袱或傷口,未來的期待和想望和目標,想要藉此一舉整理、清償、甚至圓滿一切或許是人情之常,但當然是 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辦到(笑),也當然會因此產生懷疑、矛盾、不安等等等,族繁不及備載我想了都累……

片中除了描繪阿芳與 Edward 這對主要情侶的拉扯掙扎,也提供了楊樹偉與小玫這個有趣的對照組(=阿芳的假丈夫,和假丈夫的真女友),雖然著墨不多但相當細膩點睛,包括女方的不安(阿芳明明只是假妻子,但小玫第一次見面便親熱地叫她姐姐,幾乎是以妾自居的口吻;男人要申請香港居留了,萬一就此丟下我怎麼辦?最老套的一招:懷孕吧;兩人因此爭吵時,本來操著標準普通話的小玫情急之下變成鄉音方言,也是非常到位的細節),包括男方的果決(楊樹偉本來一心以香港做跳板,最終前往美國追求他理想中的自由,但女友懷孕之後,雖然香港居留證還沒批下來,他相當乾脆地決定了放棄原本花費長久時間和可觀金錢的假婚姻——恰與優柔寡斷唯唯諾諾的阿芳形成強烈對比;他跟阿芳約在水貨店見面,邊談此事邊買了好幾罐奶粉往行李箱塞的細節實在神來一筆——看在香港人眼裡恐怕也是刺眼無奈的日常)。另外稍微帶到的還有阿芳的好友阿怡,身為女同志的她成天被母親逼婚,但在香港沒有結婚這個選項,阿芳說「台灣同性婚姻通過了妳可以去台灣結婚了」,阿怡說「妳傻啊要也是去荷蘭啊可以先呼大麻再結婚」(不過遺憾的是,根據台灣目前法律規定,如果你自己的國家不承認同婚,同志還是無法在台結婚)。諸如此類的種種細節,都安排得平實自然又點到為止,沒有過度的渲染和詮釋,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點。總之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小品,大家如果有空、有興趣,不妨在這票房低迷的時期進戲院支持一下啊。

最後順帶一提:Edward 跟阿芳吵架後睡不著那一幕,畫面中我們只見他負氣起床離開臥房,接著傳來超熟悉的畫外音我當場差點笑出來——全影廳應該只有我一聽就知道那是 PS4 的開機聲吧,哈哈哈哈。

2020/03/27

Focus

不是背上的猴子是一隻貓
在頭上
在肩上
在喉頭
在心口
在胃的正中央
我失去平衡
我忽冷忽熱
我的樹式殘花敗柳搖搖欲墜
拜日的時候眼睛太容易刺痛流淚
除此以外
只有沉默
愈來愈多沉默在身體裡封裝
一只不透明的瓶
是滿的是空的
不斷墜落無盡懸浮
一片影子覆蓋一切同時
收縮再收縮縮到最緊
像反著拿望遠鏡看見
一個小小身形
一隻貓
在每一口呼吸
在每一次醒來和睡去

2020/03/25

進行式

關於
尚未來到的
疼痛
關於
不及細數的
已經
一片片揭起像雲母
質軟透明
朦朧微光
沿路留下
貓鬚貓砂貓腳印
尾巴揮動
小跑步的姿態
一邊沉重如石一邊輕快如風
如水
不停流過的現在
不能捕捉不能重複
不能不在卻不再在
不知道什麼時候
已經成為未來

2020/01/07

未曾抵達之謎:不即不離的《菠蘿蜜》

已經不記得當初是怎麼注意到廖克發和他的《不即不離》,不過歸根究柢絕對跟黃錦樹 (1) 脫不了關係——如果不是黃錦樹多年來對馬共題材孜孜不倦、近乎「固執」、彷彿在無人曠野兀自呼喊的反覆書寫,我很可能不會對那樣一部談論馬共的紀錄片特別感興趣或留下印象。倒是清楚記得我看《不即不離》是在光點華山,那場廖克發有來但觀眾很少,讓我有點擔心映後 QA 會尷尬,而且 QA 沒進行幾分鐘就因為時間不夠被工作人員請到場外繼續簡直莫名其妙 (2),結果沒想到如此「克難」的形式反而更方便大家交換意見,最後留下的幾個人跟導演就這樣站在那裡熱烈地聊了好久,成為一次難得也難忘的愉快觀影經驗。

欸,其實這篇要談的是《菠蘿蜜》,怎麼會從《不即不離》講起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這兩部作品可說是互相成對、彼此呼應的,都從廖克發自己的生命經驗和家族史(的匱缺)出發,只是先行的《不即不離》以紀錄片形式去追索、爬梳、整理,三年後的《菠蘿蜜》則以劇情片進一步加以消化、演繹、延伸。這兩個故事共同的中心,是兒子與失職父親的惡劣困難關係——以及這個父親自己生命中缺席的、甚且成為不可言說之敏感禁忌的父親。而那個缺席和敏感的原因,就是至今在馬來西亞歷史中仍然缺席、仍然敏感的馬共(馬來亞共產黨)。

這其實不是《菠蘿蜜》的電影海報(但這個長長的名字似乎
曾是多年籌備期間的暫定片名之一,此外五年前光點華山的
廖克發短片回顧展也是類似的名稱),但我很喜歡這張圖,
而且有相同的關鍵詞嘛就不由分說拿來用了

當代台灣大概沒什麼人對馬共有什麼了解,不過這似乎無可厚非(?)畢竟當代馬來西亞也沒什麼人對馬共有什麼了解,至少在官方容許的層面上是這樣。以我個人非常粗淺的認識,馬共成立最初是以爭取獨立為目標,與英國殖民政府進行武裝鬥爭;二戰期間,日軍三兩下就收拾了英軍、佔領馬來亞,馬共是對抗日軍的主要勢力,連英方也與他們合作;日本戰敗後,馬共一方面繼續追求獨立(因之再度成為英殖民政府除之後快的敵人),二方面在馬來西亞建國初期的各方角力與世界政治局勢的變化中,成為種族和意識形態都非常「錯誤」的一方——馬共成員主要為華人,又與中共關係密切,因而被視為對國家的忠誠度非常可疑(儘管「馬來西亞」之為國家在當時根本是一個十分新近甚至武斷的概念);加上他們的武裝鬥爭手段的確凶狠無情,也造成許多平民百姓的傷亡,留下恐怖的印象。總之,如今馬來西亞當局對馬共的定位是恐怖份子,馬共在抗日、追求獨立的歷史中扮演的角色被一筆抹煞,而那些曾為了理想奉獻自己的青春、一生投入艱苦叢林游擊戰的青年男女,也就此消失在沒人敢提、敢記起的時代迷霧中。就像《不即不離》裡廖克發的祖父,就像《菠蘿蜜》裡小菠的父母。

但就算對以上背景一無所知,應該也不影響你看《菠蘿蜜》,至少我想來台十幾年的廖克發應該早就很清楚,不會期待台灣人對大馬有多少了解(笑),何況說到底,這部片講的其實是相當普同的故事,關於離散,關於生存,關於愛。片子在兩條敘事線之間來回:一條是在叢林中產子的馬共成員娟,和她一出生就被送走的兒子小菠;另一條是來到台灣在高雄發大財上大學的馬來西亞「僑生」一凡,和他與萍水相逢的菲律賓移工 Laila 的戀情。如果你對馬共的歷史稍有了解,大概不難明白這是兩代人的故事,但片子的剪接方式並沒有做出清楚的區分,我觀影時一度擔心會有人誤以為小菠就是一凡——直到讀到廖克發在一篇訪談中表示這是有意為之,就算觀眾因此混淆也沒關係,因為歷史就存在在個人裡面("history is inside you"),他們可以變成同一個人。我釋懷了,我喜歡廖克發這樣的詮釋和觀點,喜歡片中許多交錯流動、或點到為止的片刻。我喜歡一凡這個人物,喜歡他不時表現為暴力的憤怒和近乎投機的務實求生,不是因為這些特質本身是正面或討喜的,而是它們讓這個人物如此清晰立體呼之欲出 (3)。我也喜歡《菠蘿蜜》裡南腔北調、各種語言的雜陳,包括大馬華人操持的粵語和福州話,包括菲律賓移工與越南新住民口音很重的華語,當然也包括台語、馬來語、塔加祿語、越南話、腔調不同的英文……眾聲喧嘩,聽起來都非常鮮活美麗。儘管跟語言一樣紛陳、分岔的人物支線有時略顯蕪雜(這點又跟前面講到的交錯流動和點到為止的敘事選擇有關,所以我可以想像會有觀者覺得失之鬆散或著墨不夠,也多少同意這樣的批評),但整體呈現出的效果是動人的,不是那種刻意拚命要「感動」你的斧鑿刻劃,而是,怎麼說,我在這部片裡看到了導演的真實,和誠實。而這非常動人。

最後稍微講一下演員。吳念軒的大馬口音維妙維肖令人驚豔,我一度差點懷疑他是馬來西亞人(我不認識這位新生代演員,但事前多少有印象男主角是台灣人),不過一講英文就「破功」了——我雖然不太熟悉大馬華人講英文的感覺,但一凡的英文完全是台灣口音,這點讓人一秒出戲實在可惜。陳雪甄的第一顆鏡頭就十足懾人,導演稱之為「龍珠」可謂名符其實(笑),而她的角色從頭到尾不發一語令觀眾始料未及 (4),在愈來愈深的沉默中張力愈強、壓抑愈重,更使得最後的爆發如槍聲砲火短暫激烈。然後對關心馬華文學在台灣的讀者/觀眾還有一個彩蛋亮點:片中那位教授原來是張錦忠客串!(我只讀過他的文字不清楚他的長相,看到最後工作人員名單時才發現這點,大樂)


p.s.《不即不離》在 giloo 平台上有,《菠蘿蜜》則正在寥寥四家戲院(台北二,桃園一,高雄一)上映中,有興趣的朋友趕快衝一發吧我很怕它沒多久就下片了……



-----
(1) 關於黃錦樹,我好像應該(其實已經不只一次想過)要來認真寫些什麼,雖然我跟他素不相識、毫無交集,對他小說或評論的內容也不見得完全熟悉(因為常有不少涉及中文系的江湖恩怨,或馬華文壇的江湖恩怨,笑),但好歹他在台灣出版的作品我每~一本都有喔至少能算是個忠誠的粉絲吧。雖然我覺得他對粉絲也不是很在意就是了(大笑)。

(2) 一模一樣的情況在我上周日去光點華山看《菠蘿蜜》時再度上演哈哈哈。還好這回我老實不客氣第一個就舉手發問,得以聽到導演當場解釋我不太懂的兩處劇情細節,滿足~

(3) 我也很喜歡廖克發(在這篇訪談裡)說一凡對 Laila 的感情不見得是愛,「或許只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是自私的」,因為這完全可以想像理解,也完全符合、甚至進一步完整了這個角色的性格。與此相對,在這部片中正面又溫暖的 Laila 我反而覺得有時偏弱,是個描繪得不太「扎實」的人物。

(4) 讀了訪談才知道,這點讓演員自己也大感意外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