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關於我的二三事信箱。留言隨手貼臉書粉絲頁(aNobii 太爛了所以舊書架現已停止更新)。
聊書聊電影的 podcast「連連看」(另在 Castbox 可以找到連連看之前的舊集數)。

2008/12/22

2005之金螞亂亂講

  啊啊,今年真是可喜可賀,一則選片劃位十分順利,二則買到的片子都有看到(不像去年累得要命,後來放棄了兩場)而且都沒遲到(喂,華納威秀離我住的地方可不近耶),三則槓龜率明顯下降,雖然當初看到片單沒什麼期待興奮感。尤其今年覺得最有趣的片子竟然是當初差點沒挑的一部(請見下一段),真是好險好險哪。

  或許同是日片的關係,邏輯和表達上有某種相通,《我的帶衰日記》給我的感覺跟去年的《刑務所之中》有點類似:同樣是帶點神經質喜感的幽默,些許古怪但沒有大奸大惡的人物,讓觀眾看得笑聲陣陣。《刑務所》用悠緩鬆散的步調描述監獄內的規律作息、日常瑣碎、時光漫長*,《帶衰日記》則正好相反,整部片子的故事基本上發生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尤其絕大多數集中在一個晚上,五個主要角色、五條不同觀點的敘事線交錯得複雜緊湊又巧妙,情節設計有趣不落俗套,場景調度和鏡頭安排也都純熟俐落,非常精彩。聽說這是該導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哇,那他日後的作品很值得期待呀。
  *我尤其要「表揚」一下客串飾演獄醫(咦,有這名詞嗎?)的椎名桔平,他才出場短短幾秒,表現卻爆笑之至,搶足了鏡頭。

  《少女心事》讓我有種不知從何評論起的感覺。片中觸及很多在美國可說是爆炸性的議題,十三四歲的少女懷孕,墮胎,不惜為此殺人的基督教激進pro-lifer,戀童癖……可是我完全看不出導演的立場是什麼。當然不是說他一定要選邊站來對觀眾說教,但由於不知道呈現的角度究竟是反諷呢還是認真,使得片中許多看似激切或溫馨的場面和對話顯得非常形跡可疑哭笑不得。當初選這部片是因為依稀記得導演的前作《歡迎光臨娃娃屋》頗為精彩(說「依稀」是因為我怎麼好像對該片情節毫無印象,連在哪兒看的都忘了??),不過走出戲院後只能說有點不是滋味的滋味。

  巧得很,這次看的(唯一)一部南美片《保鑣犬》給我的感覺跟去年的《微笑威士忌》居然又有點像:同樣寂寞失意的後中年男女,同樣無奈疲敝的生活,同樣冷調寥落、令人心頭發虛的空盪(唉啊~南美那種廣大得嚇人的土地,實在不是出生長大在一個小不拉嘰海島上的人能夠輕易想像或習慣的空間感)。同樣的許多主角臉部特寫,同樣耐心到接近麻木的表情。畫面中呈現的潦倒破敗或許是人物心情的反映,又或許是那個國家當下困境的寫實,但總之,我又忍不住開始為阿根廷的觀光業擔心了……

  然後是兩部法國片:《明天搬家》和《國王與皇后》。關於前者,呃,坦白說,我本來就不抱太大期望,只是導演Chantal Ackerman是這屆影展的「焦點」之一(雖然我對她也沒什麼興趣),所以想想還是起碼挑一部採樣一下──結果還真不出所料,覺得有種不知所謂的無聊:絕非寫實,但又沒有形式化或象徵化到讓重點夠清楚的程度,於是劇情顯得突兀,人物的交談和互動也莫名其妙。後者,嗯,還算有意思(雖然我不知道它為什麼那麼備受好評的樣子),主要在於女主角Nora是個相當複雜的人物,電影也以相當複雜的方式來描繪她。起初見她一副保守端莊、標準中上階級主流成功人士的模樣(自己開畫廊,嫁了個有錢老公),後來隨著故事逐漸推演,我們看到她愈來愈多、愈深入、甚至愈不討喜的記憶和面向──而耐人尋味的是,這些還都是主要以她的觀點敘述的。她的自私,她的心計,她的喜怒哀樂、焦慮煩惱、自以為是。雖然故事的另一條主線是Nora的第二任情人在大約同一時間平行發生、與她不甚相關的事,但我感覺起來仍是圍繞、映襯、形塑著女主角而走。電影看完後,我忽然才發現片名是kingS and queeN──複數的國王和單數的女王,證諸Nora人生中那些男人,三任情人或丈夫,父親,兒子,乃至工作伙伴,似乎都以她為中心(至少在她的世界是如此)而運行、而存在*,於是整部片子似乎又多了一重更飽滿的、意在言外的味道。
  *最後她旁白說到「這輩子愛過的四個男人」,加上話中其他線索,做一番簡單的算數,你會發現那個對她百依百順、令她生活應有盡有的現任丈夫並不包括在內!

  至於《愛情,不用尋找》(唔,就算你對這電影一無所知,看到中譯片名也猜得出男主角是誰了吧?),座無虛席早是意料中事,Jarmusch在台灣一直頗受歡迎,也許是因為某種輕鬆寫意的調性,是所謂藝術片導演中比較不會拒人千里的的風格。於是我也抱著輕鬆的心情進場,沒想太多,不過這部作品成績實在不如預期,至少我完全看不出它得坎城大獎的原因何在。
  首先斧鑿痕跡太重,一些比喻或手勢失之刻意。就拿男主角來說吧:一開場──現任女友(Julie Delphy)拖著行李離開他之際──穿插黑白老片《唐璜》的片段還不夠,他的名字就叫"Don Johnston"還不夠,還要安排別人一再說他像情聖唐璜云云,非把笑話講到爛不可。某任前女友(Sharon Stone)的十幾歲女兒亦然:名叫"Lolita"還不夠,衣不蔽體地在中年男主角面前晃來晃去還不夠(另,據說她戴的耳環也是直接來自Kubrick那部中譯片名真可怕的《一樹梨花壓海棠》),還要男主角特別重複Lolita這個名字,說取這名字真不尋常云云。
  其次,劇情和人物都顯得薄弱,我完全不覺得對男主角這個中年浪子有什麼深入刻畫(感覺Bill Murray無甚發揮),而一名熱心鄰居兼好友的雞婆(更別提資料搜尋的詳盡──就算在這網路萬能的時代,也不可能那麼容易找到二十年前五個互不相干女子的如今下落吧?)就能促使他踏上造訪眾前女友的旅程,也缺乏說服力──何況這鄰居是生了五個小孩、做三份工作的黑人,竟然能住在搞電腦發了達的男主角隔壁,那種房大院大車庫大的典型白人中產郊區?OK,我當然知道這人物(以及他那和樂融融到浮面虛假的一大家子)是為了跟不肯成家、形單影隻的主角互為對比(哦,對了,Delphy離開時也不忘問上一句「你為什麼就不能像隔壁他們那樣」,深怕觀眾沒注意到箇中含意),但這種設計實在太生硬也太懶惰。結果比較有趣的反而是輪番出場客串歷任女友的眾女星,但在一段段會面與會面之間,交代旅程的鏡頭卻又常讓我感覺乏味甚至累贅──而我可是習慣也喜歡看公路電影那種漫無目的不停前進的敘事耶!

  關於《吮指少年》:一個內向敏感、到十七歲還戒不掉吸拇指習慣的男孩。聽起來像某個戲劇性故事或某些戲劇性衝突的典型主角,甚至讓人擔心他的慘綠青春會不會發生或做出什麼可怕的事。但慢慢看下去,你會發現這部片子的情節其實沒那麼「戲劇化」,只是讓我們看到一個困惑、混亂但認真的少年努力掙扎的成長過程,還有周遭一個個困惑混亂程度似乎不亞於他、也努力掙扎認真過日子的成人。(正當你覺得怎麼主角全家人都好像問題一堆,只有弟弟最正常活潑神經大條的時候,那小男生就慢條斯理對哥哥抱怨,喂,要不是你忙著當怪胎惹大家注意,我也不用非得扮演正常角色了吧,全場為之拍手大笑。)Keanu Reeves摸不著頭腦的模樣還蠻適合那人物,倒是我非常喜歡的Tilda Swinton未免難掩「靈氣」,感覺實在不太像奧勒岡州的平凡主婦──或者這只是我個人偏見?哈。

  關於《航向幸福的旅程》:又是三個導演的三段片(咳,不是三級片)。算四平八穩吧,我並不覺得有特別亮眼之處,不過以火車旅程為形式,確實比較適合也方便串連起一段段人生切片,使這些萍水相逢的故事不會顯得太零散,電影也較有整體感。倒是Ken Loach執導的第三段出現了前年精彩的《甜蜜十六歲》的三個熟悉男孩,看著他們吵吵嚷嚷、滿口大咧咧的蘇格蘭腔,讓人有種莫名的親切感,故事情節也挺可愛(尤其緊扣英文片名的「車票」),給了整部片一個樂觀昂揚的結尾。

  關於《Yes》:我就直說了吧,我非常討厭這部片。當然Sally Potter本來就是個做作的導演,也許只是以前沒那麼「刺眼」地感覺到。除了白人女子與阿拉伯男子異國婚外情的象徵意義刻意操弄(包括在美國長大、但老是強調自己愛爾蘭血統的女主角與英國丈夫的冰冷枯索關係自然也別有意涵),片中人物台詞的文藝腔乃至屢屢押韻有如莎劇詩體對白更令我聽得簡直神經要起毛球 ──唯一的例外是女主角阿姨奄奄一息、動也不動的臨終床上那段生龍活虎的內心獨白,效果倒是相當精彩。若干元素十分眼熟,例如(一開場就出現的)人物直接對鏡頭說話,例如深色男子與淺色女子並躺床上的正面俯角鏡頭(《美麗佳人奧蘭朵》),例如男子即興舞蹈取悅女子的場面(《夢幻舞神》)。總之看到後來很不耐煩,撐到終場只是要瞧瞧她如何收拾結局而已。Ugh.

  先前注意過朴贊郁要找李英愛來演的復仇第三部曲,這次出現了。其實先前我便沒抱太大期望,看了之後整體成績果然不如《原罪犯》。倒不是說很差勁什麼的,只是,嗯,我剛講了,就是整體成績不如前作嘛。此作的故事比較普通,風格也沒那麼濃烈(只有布景和人物的衣著打扮依然維持色彩誇張圖案繁複到視神經錯亂的作風),簡直看不出是同一個導演的作品;且我覺得:果然男導演對女演員總是比較客氣啊,不會(或者狠不下心?)那麼無情地把女性角色逼入逃無可逃的絕境──這感覺有點難解釋,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至少「Lady Vengeance」李金子的遭遇比「老男孩」吳大秀不慘多了吧?
  另,這部片子的主題與其說是復仇,不如說是贖罪。金子當年雖然是背了殺人黑鍋入獄,但她確實有參與綁架,也一直抱著身為罪人的心情(但絕非宗教意義上的罪人,宗教的救贖對金子而言顯然太空洞也太薄弱),復仇行動亦是贖罪作為的一部分──尤其後來發現仇人*甚至比原先想像的更罪大惡極,她還找來其他苦主一同執行「私人正義」:那些被撕票小孩的家長從得知實情、痛哭流涕、接著討論該怎麼做、到決定一起動手、乃至完事之後反應的整個過程,既有傾向寫實的悲痛情緒呈現,也有比較疏離的黑色幽默,我認為是全片最有意思的一段。
  最後,大仇得報的金子似乎在女兒身上找到救贖,以所謂母性做為女性角色的(必然?)依歸,也讓我覺得又是男人看女人的一種老套。就像片子並沒有交代清楚,為什麼這個從小被送到澳洲領養、與金子陌生又語言不通的女孩,會突然對十幾歲才第一次謀面的生母有如此深刻的情感──光用血濃於水之類的陳腐理由,是解釋不太通的吧?
  *客串這個惡貫滿盈傢伙的就是《原罪犯》裡表現精采的崔岷植。這角色其實沒有太多發揮空間,但還是再度令人驚嘆他每換一個造型就根本完全變了個人……(光是《原罪犯》開場的醉貓無賴中年漢和後來的終極復仇冷面男,改頭換面、從裡到外的差別之大已經夠讓人目瞪口呆啦!)

  由於前兩屆的觀影經驗愈來愈爛,今年我終於完全放棄動畫和短片部分(短片一般其實還不錯,但動畫的選片水準真是……),唯一的例外是號稱「成人」的巴西動畫集錦。結果熟悉的感覺又出現了:有些東西差強人意(比方《253-b》),有些不知所云(比方《Castles of Wind》),還有些無趣難耐(比方《El Macho》、《White Field》),其間偶爾出現亮眼可喜的作品。這七部當中我最喜歡的是《When the Bats Shut Up》和《Terminal》,兩者湊巧都是黑白:前者講一個男人置身風雨暗夜的野地,有至少一半時間銀幕都漆黑一片,但巧妙穿插車燈、打火機、手電筒、閃電等短暫光源推動敘事,營造出懸疑兮兮的氣氛之後,結局忽然來了個意外又好笑的轉折;後者則以視覺風格極為強烈的畫面敘述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由於完全沒有對白和文字,某些情節或許不是非常清楚易懂,但我還是看得津津有味欣賞不已。倒是所謂成人異色的分類不知從何而來,只不過有少數露點或性愛場面,實在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特別要安排在深夜播放的吧?

  最後,《4》這部奇怪的片子還真讓我看得如墮「四」里霧中,但更奇怪的是,我居然也不覺得它無聊或討厭──而我近年來可是很容易對某些做作藝術片失去耐心的(顯然因為年紀大了的關係!)。從開場鏡頭開始,四的主題就無所不在:四隻狗,四台鑿路機,四輛剷雪車,肉品運送車上的四隻小豬圖案,四個手工製娃娃……及至素昧平生的兩男一女深夜在一個瞌睡酒保的吧台前相遇(2+1+1=4),閒聊內容又在在提起四這個重要數字,你以為你逐漸進入狀況了,不料他們菸酒打屁一番之後便做鳥獸散,不但酒保始終迷迷糊糊不曾參與,另三人也根本從頭到尾沒半句真話。然後──在導演成功地把「四」牢牢灌輸進你腦海之後──大半部片子的敘事就呈現一種不對稱的歪斜狀態,只交代了三個人的故事,而且這三個故事的比重大不相同,幾乎全集中在女子Marinka去一處遙遠鄉間小村參加昔日好友葬禮的經過,男子一(肉品商)的部分很少,男子二(鋼琴調音師)更少。而在Marinka終於抵達目的地之前,完全不知她要幹嘛的觀眾只能看她下了火車一路走呀走呀走簡直好像要永遠走下去,有差不多十分鐘的鏡頭就光是以近景、中景、遠景、大遠景跟拍她走過各種不同景物,廢墟、垃圾堆、樹林、廣袤得令人膽寒的原野,一度攝影機甚至只跟著她腳下所踩的泥土──但不曉得為什麼,再度奇怪的是,我還是不覺得無聊(雖然也還是沒看出什麼所以然)。葬禮也繼續「三缺一」狀態,除了Marinka和另兩個女子曾與死者Zoya是密友四人組,參與葬禮的人也分成(不平均的)三份:三個年輕女子,Zoya的不成材男友,還有一大群村中老婦。
  情節……嗯,幾乎可說沒有什麼情節,只有許多happenings接連出現。然後完全沒有配樂,只有清楚之至的環境聲響,尤其是狗叫,無所不在的狗叫(和處處出現的狗,有活的也有雕像)。再然後……啊,我真的不知道要怎麼收尾,只記得當時一邊看一邊心想,哎呀呀這下傷腦筋了,這部片子到底該怎麼寫哪?!


(05/11/18)

沒有留言: